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程顺子升斋

标题包含
程顺子升斋
雨养焦谷芽,清晨勃然兴。 风入春笋节,一夕长数层。 地道元敏树,生意实可征。 一息不滋长,枯荄莽丘陵。 所以务学者,进德长如登。 礼义所封植,忠和所薰蒸。 湛然清明气,于此中夜存。 德盛仁既熟,始如日之升。 今人废下学,乃以高自矜。 譬之凌霄花,霄竟不可凌。 子归且近思,从下观上腾。 谦谦以自牧,洞洞如不胜。 舜颜亦人耳,毋谓人鲜能。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雨滋养焦谷芽,破晓时生机勃发。 春风轻拂春笋节,一夜之间迅猛生长。 大地之道是孕育万物,生命的活力真实可见。 如果没有丝毫滋养,枯草将会遍布丘陵。 因此勤奋学习的人,德行与日俱增。 礼义是思想的奠基者,忠诚和谐则是心灵的熏陶。 在这清澈明亮的气质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夜的气息。 当德行高尚仁爱成熟,就像太阳升起一样璀璨夺目。 现在的人们忽视基础的学习,却以高人一等为荣。 这就好比凌霄花想要触及云霄,实际上却无法到达。 你要回去认真思考,从下面来观察上腾的过程。 保持谦逊的心态自我修养,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 舜帝的面容也只是普通的人类,不要认为别人做不到。
去完善
释义
【程顺子升斋】: 古诗题目,意指勤奋学子程顺子的读书生涯。 【雨养焦谷芽,清晨勃然兴。】: 描述春雨滋养谷物的情景,谷芽清晨时生气勃勃地生长。 【风入春笋节,一夕长数层。】: 春风吹拂,竹笋一夜之间生长出几层。 【地道元敏树,生意实可征。】: 大地的气度使得树木敏锐生长,生命的力量确实可以感受得到。 【一息不滋长,枯荄莽丘陵。】: 如果没有生命力的滋养,植物将会枯萎,蔓延至丘陵地带。 【所以务学者,进德长如登。】: 所以努力学习的人,品德的进步如同登高一般逐渐提高。 【礼义所封植,忠和所薰蒸。】: 道德修养如同种树一般需要慢慢培育,忠诚和睦的气氛会熏陶个人成长。 【湛然清明气,于此中夜存。】: 在人的内心,正直清明的精神境界要在午夜时分去寻求。 【德盛仁既熟,始如日之升。】: 德行圆满、仁爱之心成熟之时,个人的品格就如同初升的太阳一样光彩照人。 【今人废下学,乃以高自矜。】: 现在的人不重视基础的学习,却骄傲于自己所取得的成就。 【譬之凌霄花,霄竟不可凌。】: 这就像凌霄花一样,虽然可以攀援而上,但始终无法触碰到天空。 【子归且近思,从下观上腾。】: 你应该回到初心去思考,从基本开始,不断努力向上。 【谦谦以自牧,洞洞如不胜。】: 用谦逊的态度来约束自己,始终保持敬畏之心。 【舜颜亦人耳,毋谓人鲜能。】: 舜帝的面容也是普通人能做到的,不要认为别人很难做到。
去完善
赏析
《程顺子升斋》这首诗歌的主题在于勉励人们积极上进、谦虚谨慎。诗歌首先通过比喻,将人生的修养过程与植物的生长相联系,形象生动地描述了道德品行如同植物需要持续滋养成长的过程。诗人借此告诫我们,只有坚持学习与修养,才能使自己的德行不断提升。 接下来的诗句以比喻方式进一步强调:不要认为高尚的品德遥不可及,每个人都是有机会成为具备高尚品德的人,关键在于勤奋努力,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诗中还提到一些人只注重表面的浮华,实则内心空虚;他们骄傲自大,却难以取得真正的成就。相比之下,那些谦逊有礼、不断修炼自己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总的来说,这首诗引导读者思考个人品质的提升,勉励人们要抱有谦逊的态度,脚踏实地地学习进步,从而实现人生价值的提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程顺子升斋》这首古诗创作于南宋晚期,具体年份难以确定。此时正值国家局势动荡不安,政治腐败、战乱频繁的年代。吴泳作为南宋文人,一生致力于科举考试,渴望为国家效力,但在当时朝政昏庸的环境下,他的抱负难以实现。因此,在这首诗歌中,他借程顺子的故事,表达了对学问、道德的重视以及对时局的不满。 此外,宋代的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士人阶层逐渐崛起,对于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追求成为社会风尚。在这种背景下,吴泳以程顺子为楷模,强调学识与人品的重要性,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