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挽李寺丞

标题包含
挽李寺丞
世人谈利析锱铢,汲义如君此道孤。 无地起楼怜寇老,有园和契遗尧夫。 西山别后常怀子,东国归来已弃予。 自昔祖风高挂剑,愧无佳语润黄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现代人言利如蜂拥,而你独爱追寻真理。 无力建造高楼供养友,但愿与那庄园共契寄情于尧夫。 在西山分别后常思念你,从东方归来却放下我。 古来先贤尚且高挂利剑,惭愧没有优美的言语去润泽那间旅店。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世人谈利析锱铢:形容世人过于计较利益得失。锱铢,古代重量单位,比喻非常微小的数量。 2. 汲义如君此道孤:指像您这样追求义理的人很少。汲义,追求道义;孤,稀少。 3. 无地起楼怜寇老:没有地方建造高楼来表达对寇老的同情。无地,没有合适的地方;起楼,建造高楼;怜,同情;寇老,北宋文人寇准,因被人陷害,晚年备受冷落。 4. 有园和契遗尧夫:有人把园林作为友情留给尧夫。和契,友好约定;遗,留给;尧夫,北宋哲学家邵雍,字尧夫。 5. 西山别后常怀子:在西边山的离别之后常常怀念对方。西山,泛指位于西方的山;怀子,怀念对方。 6. 东国归来已弃予:从东方国度回来已经放弃了名利。东国,指中国东部地区;弃予,放弃个人名利。 7. 自昔祖风高挂剑:自古以来家族的风气就是高尚的。自昔,自古以来;祖风,家族风气;高挂剑,形容崇高的品质。 8. 愧无佳语润黄垆:遗憾没有好的话语来滋润坟前的酒祭。愧,遗憾;佳语,美好的言辞;润,滋润;黄垆,指坟墓前的酒祭。
去完善
赏析
《挽李寺丞》是一首表达悼念之情的诗词。诗人通过对比世人追求名利和忠义的差异,赞美李寺丞高尚的品质。惋惜李寺丞离世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他深厚的怀念之情。诗中将李寺丞比作尧夫和寇老,强调了他的清高与道德风范。结尾处,诗人用挂剑的典故,寓指自己无法用优美的言辞来形容李寺丞的高尚品格,以此凸显出对逝者的敬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挽李寺丞》是南宋著名文人吴泳的一首悼念诗。这首诗作于公元1240年,正值南宋晚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外患内忧,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诗人通过悼念李寺丞这一人物,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吴泳正值中年,他的人生经历丰富,对社会的了解深刻。他曾担任过官员,对官场黑暗有着深刻的认识,也对民间疾苦感同身受。在他的诗歌中,常常表现出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此外,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内外交困,面对金朝的压迫,政治上腐败无能,军事上软弱无力,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更加深切,从而创作出了一系列反映现实、关怀民生的诗篇,如《挽李寺丞》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