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水精念珠颂

标题包含
水精念珠颂
百八么珠水玉寒,客囊无复一钱看。 只应袖里灵山在,无数如来转指端。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松(1097年-1143年),字乔年,号韦斋,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人。南宋官员、文学家,理学家朱熹的父亲。 朱松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中...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百八颗珠散落水边,旅客囊中已无分文。 唯有袖内灵鹫山依旧,千佛围绕指尖流转。
去完善
释义
百八:佛教有“百八烦恼”之说,用以比喻众多的烦恼。这里“百八”在此可能借指念珠上有一百零八个珠子。 么珠:即牟尼珠,又称木尼珠、如意宝珠,是梵语“曼陀罗”的意译,汉译为“大白圆珠”或“白圆满光”。 水玉寒:形容念珠像水晶一样晶莹剔透且透出一丝寒冷的感觉。 客囊无复一钱看:囊中空空如也,没有一文钱。 只应袖里灵山在:暗示手藏宝贝,比喻内心深处有智慧。 无数如来转指端:意味着每一颗珠子都如同佛祖的化身,在手上转动珠子就等于千佛在手。
去完善
赏析
《水精念珠颂》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水精念珠的感慨。首句“百八么珠水玉寒”中,“百八”指的是一百零八颗念珠,而“水玉寒”则暗示了这些念珠的晶莹和冷寂,仿佛是水的结晶,散发着清冷的气息。次句“客囊无复一钱看”则是表达诗人自身生活的困顿,钱财匮乏。紧接着诗人笔锋一转,通过“只应袖里灵山在”来表达虽然生活困苦,但他的精神世界丰富,有如佛家灵山般的境界。最后一句“无数如来转指端”则意味着诗人在捻动念珠的过程中,心中涌现出无数佛教教义的智慧与领悟。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个人际遇的思考,更传达了他内心的宁静和对佛教信仰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精念珠颂》是宋代诗人朱松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朱松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他因直言敢谏而受到权臣秦桧的排挤,被贬为饶州通判。在这段时间里,朱松经历了家庭变故和个人命运的跌宕,深感世事无常。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以佛教的禅宗思想为依托,创作出这首表达了个人感悟和心灵慰藉的诗篇。 在南宋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金兵入侵、民不聊生,知识分子纷纷寻求精神寄托。禅宗作为佛教的一个分支,强调内心的修养和自我解脱,成为了许多文人士大夫的精神支柱。朱松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通过对水精念珠的赞美,表达了其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困境的超越。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