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乡人欲开旧江相勉以诗

标题包含
乡人欲开旧江相勉以诗
乡人填然来,亦有双眉厖。 讙言我东堤,夏潦所桩撞。 旧时水流处,沙砾可手扛。 请开百步洪,障以千石矼。 不令近城郭,庶即回涛泷。 坐闻南堰民,籍籍口语咙。 深忧堰或坏,他日病此邦。 二论坚相持,谁者肯屈降。 老夫莫能决,君其问语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晁公溯(1054-1126),字子西,号嵩山居士,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苏轼、黄庭坚等人并称为“苏门四学士”。 晁公溯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宋神宗熙...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村里的居民熙熙攘攘地来了,个个眉头紧锁。 他们大声地说起我家东边的堤坝,被夏天的洪水冲击得七零八落。 曾经流水的地方,现在满是沙子石头。 我们请求挖宽一百步的水道,用一千块巨石加固。 这样做不会让河水靠近城市和乡村,或许能让湍急的河流转向。 听说南边水堰的居民们忧心忡忡,议论纷纷。 他们担心水堰一旦崩塌,将来会祸及这片土地。 双方各执一词,僵持不下。 我这个老头子实在无法判断,你还是去请教江先生吧。
去完善
释义
1. 乡人:乡村里的居民; 2. 填然:形容声势浩大; 3. 双眉厖:形容眉毛浓密,这里指代年老的村民; 4. 讙言:喧哗地谈论; 5. 东堤:东边河岸的堤坝; 6. 夏潦:夏季洪水; 7. 桩撞:冲刷; 8. 旧时:过去的时候; 9. 沙砾:沙子和小石子; 10. 可手扛:可以用双手捧起; 11. 百步洪:可能指的是某地的一条河流; 12. 障:阻挡; 13. 千石矼:可能指的是较大的石头或石块; 14. 不令:不让; 15. 近城郭:靠近城市; 16. 庶即:差不多就是; 17. 回涛泷:汹涌的波涛; 18. 南堰:南方的堤堰; 19. 籍籍:议论纷纷; 20. 口语咙:大声说话; 21. 深忧:深深的担忧; 22. 他日:以后; 23. 病:使困扰; 24. 二论:两种意见; 25. 坚相持:坚定地坚持己见; 26. 谁者:谁; 27. 屈降:屈服,退让; 28. 老夫:作者自称; 29. 莫能决:无法做出决定; 30. 君其:请您; 31. 问语江:向江水询问。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乡人对河流进行疏浚的愿景和忧虑。诗人首先通过对乡人的描述,展现了他们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他们在东堤发现了问题所在,希望解决夏潦带来的困扰。接着,诗人描述了河水改道后的景象,沙砾可以被徒手搬运,河流变得平稳。而乡人们提出开掘“百步洪”,并用“千石矼”作为屏障,以避免洪水靠近城郭,同时也保护附近的农田不被冲毁。然而,诗人也提及了南堰的民众对此事的担忧,他们担心堰坝可能因此受到破坏,导致未来的灾害。面对不同的意见,双方无法达成一致。诗人最后表达了他的无奈,并建议向河流本身寻求答案。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乡人的争执,反映了当时水利问题的复杂性以及人们的思考与矛盾。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乡人欲开旧江相勉以诗》是宋代诗人晁公溯所作。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时期(1127-1279年),这一阶段正是中国历史上战乱频繁的朝代更迭时期,诗歌的创作深受时代背景的影响。 晁公溯(生卒年不详),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县)人。晁公溯的生平事迹鲜有记载,但我们可以从他的作品中看出他关心民生疾苦、热爱家乡的情感。他在《乡人欲开旧江相勉以诗》中表达了他对家乡环境的关注和改善家乡的愿望。 在南宋时期,由于战争的破坏和社会动荡,许多农村地区的经济状况恶化,农田水利设施损毁严重。晁公溯所在的济州地区也是如此,这里的农田灌溉受到影响,导致粮食产量下降,农民生活困苦。在这种情况下,乡人们为了改变生存环境,纷纷提议开挖旧江河渠,以期恢复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 晁公溯在得知乡人们的计划后,深感欣慰,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歌,以此勉励乡人勇敢面对困难,共同努力改善家园。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关注民生、热爱家乡的情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农村社会面临的困境和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