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偶书

标题包含
偶书
诗魔大抵解穷人,到得人穷句益新。 笔下自惭无好语,眼前底事最清贫。 草玄天禄书窗冷,涤器临邛酒市春。 自古才高多命薄,区区何必论钱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陈棣"的具体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不够详细。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具体的信息,例如全名、生卒年份等,我将尽力为您提供更准确的答案。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诗魔:指诗人创作冲动不可抑制的状态,是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痴迷的比喻。 2. 大抵:大致上,通常。 3. 解穷人:使人陷入贫困境地的事物。 4. 到得:表示到达某种境地或程度。 5. 句益新:诗句更加新颖独特。 6. 笔下:写作中。 7. 无好语:没有优美的言辞或表达方式。 8. 眼前底事:当前正在发生的事情。 9. 草玄:指汉代扬雄写《太玄经》之事,这里指作者自己思考写作。 10. 天禄:古代皇家藏书楼的名称,这里指书籍。 11. 书窗:书房的窗户,此处借指书房环境。 12. 涤器:洗涤器物,这里指劳作。 13. 临邛:今四川邛崃市,古人认为出美酒的地方。 14. 酒市春:形容饮酒的气氛热闹如同春天。 15. 自古:自古以来。 16. 才高:才华横溢的人。 17. 命薄:命运不济,生命短暂。 18. 区区:指微不足道的人或事物。 19. 钱神:金钱的魔力。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偶书》,诗人陈棣以贫困生活为出发点,表达了他的观点和情感。首先,“诗魔大抵解穷人”点明贫穷状态可以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而后,“到得人穷句益新”再次强调这个观点,即越是贫穷困顿,诗句越能展现出新的创意和生命力。 接着,“笔下自惭无好语,眼前底事最清贫”表现出作者对自己才情的谦虚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尽管才华横溢,却也难以逃离生活的困境。“草玄天禄书窗冷,涤器临邛酒市春”,这两句生动描绘了作者的清贫生活和所处的现实环境。前者寓指书籍破旧寒冷,暗示学者的生活艰苦;后者形象地描绘了市井喧闹的酒楼场景,体现出世态的繁华与作者的困顿形成鲜明对比。 在尾联,“自古才高多命薄,区区何必论钱神”表达出诗人的感慨。自古以来,有才能的人往往命运多舛,贫寒交加,因此,不必过多去关注那些身外之物,金钱名利等世俗之事。从这首诗歌中,我们可以领略到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内心世界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偶书》是南宋诗人陈棣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40年左右,即南宋末年。在这个时期,南宋王朝正面临着严重的内外危机,北方金国的侵略和内部政治腐败使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陈棣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陈东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曾任礼部尚书。陈棣在父亲的熏陶下,学识渊博,尤以诗歌见长。然而,他在仕途上并未取得显赫的成就,仅担任过一些低级官员。 在南宋末年,政治腐败严重,官场黑暗。陈棣对此深感痛心,但他又无力改变现实。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偶书》。诗中,他以梅、兰、菊三君子自喻,表达了对自己高尚品质和高尚情操的坚守。虽然生活困苦,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坚信自己的品质不会被世俗所污染。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