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友生杜应求韵送中岩印老往成都正法
原原临济孙,一一孤峰峻。
旧来正法眼,不许窥阃仞。
古路人迹绝,况复遗辙轫。
只今谁健者,公亦师子迅。
倚天剑气寒,掣电目光瞬。
平生缚虎手,肯击死蛇阵。
如何闹市里,撒手乃勇进。
前时老狐臊,腥气存已仅。
倾河看洗涤,余刃聊斥摈。
坐令会府地,圜悟宗复振。
缅思中岩老,今代无此隽。
喜闻亲嫡子,高提曩真印。
要知天人师,此位那可闰。
好去露鞭影,广道收驵骏。
睠言清浄关,莫遣众魔磷。
愿为一事大,他物非所赆。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原文:
原原临济孙,一一孤峰峻。
旧来正法眼,不许窥阃仞。
古路人迹绝,况复遗辙轫。
只今谁健者,公亦师子迅。
倚天剑气寒,掣电目光瞬。
平生缚虎手,肯击死蛇阵。
如何闹市里,撒手乃勇进。
前时老狐臊,腥气存已仅。
倾河看洗涤,余刃聊斥摈。
坐令会府地,圜悟宗复振。
缅思中岩老,今代无此隽。
喜闻亲嫡子,高提曩真印。
要知天人师,此位那可闰。
好去露鞭影,广道收驵骏。
睠言清浄关,莫遣众魔磷。
愿为一事大,他物非所赆。
译文:
最初的临济子孙,一个个都是孤傲的高峰。
昔日正统的法眼,不允许窥视其中的奥秘。
古时的道路人迹罕至,更何况是过去的遗迹。
现在还有谁能保持敏锐?你也像狮子一样矫健。
倚天剑的气势凛冽如寒冬,电光般的眼神瞬间洞察一切。
一生以束缚猛虎的手腕而自豪,怎会去攻击毫无威胁的死蛇。
如何在繁华的城市中,放手一搏勇往直前?
以前的老狐狸已经黯然失色,仅存的腥味也被洗净。
就像把河水倾泻而下洗刷污浊,剩下的利刃也只能被弃置。
静坐使会议场所重现生机,使人领悟禅宗的真谛。
遥想当年的中岩老人,如今再没有这般风流人物。
听闻有亲人的嫡子,高举从前的信念。
要知道天人的导师,这个位置怎么能轮换?
希望你向世人展示你的能力,除了这个别无所求。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次友生杜应求韵:依照朋友杜应求的韵律写就。
2. 史尧弼:南宋诗人,字唐英,曾为进士。
3. 中岩印老:指禅宗临济宗僧人,前往成都弘扬佛法。
4. 正法:正确的佛教教义。
5. 临济孙:指南宋时的禅宗法嗣。
6. 孤峰峻:比喻禅宗的独立精神。
7. 旧来正法眼:过去的正知正见。
8. 不许窥阃仞:不允许看到世俗的东西。
9. 人迹绝:形容道路险阻,人烟稀少。
10. 遗辙轫:指前人留下的足迹。
11. 公亦师子迅:形容印老的佛学造诣深厚。
12. 倚天剑气寒:形容剑术的高超。
13. 掣电目光瞬:形容眼神犀利如闪电。
14. 平生缚虎手:形容勇敢善战。
15. 死蛇阵:形容不战而胜的场面。
16. 闹市里:指繁华的城市。
17. 老狐臊:形容恶人的丑态。
18. 腥气存已仅:形容恶人已经被消灭殆尽。
19. 倾河看洗涤:形容彻底清洗。
20. 余刃聊斥摈:用剩余的力气排除邪恶势力。
21. 会府地:古代州郡所在地。
22. 圜悟宗:禅宗的一个分支。
23. 中岩老:指印老的师傅。
24. 亲嫡子:指印老。
25. 高提曩真印:强调真理的重要性。
26. 天人师:佛教中的最高境界。
27. 此位那可闰:强调天人师的不可取代。
28. 露鞭影:形容显露出的实力。
29. 广道收驵骏:在广阔的天地中招收优秀人才。
30. 清浄关:指心灵的净化。
31. 众魔磷:指各种诱惑和困扰。
32. 一事大:追求一种伟大的事业。
33. 他物非所赆:不受其他事物的影响和诱惑。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史尧弼的老师中岩印老的智慧和勇敢。诗人通过对老师的赞美,表达了对正统佛法的坚守和对邪教的批判。同时,也表达了对老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史尧弼的《次友生杜应求韵送中岩印老往成都正法》是南宋时期的一首送别诗。在公元12世纪初的南宋时代,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但文化事业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诗歌的创作也颇为活跃。
史尧弼本人是一位颇具成就的文人,曾任嘉州教授,并出使金国,他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首诗中,他以杜甫的《寄杜二拾遗》为基础,表达了对好友杜应求离别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借助于中岩印老的形象,表达了他对文化传承的尊重和重视。
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虽然政局不稳,但在文化领域却有着繁荣的局面,这也为诗人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而史尧弼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对社会的深刻反思,成为了南宋文学的重要遗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