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丁祖舜绿笋之韵
哦风径游卫山峬,溢耳谣言如春敷。
猗猗青青发三叹,熟察其调未免粗。
当年载歌淇水澳,区区但取枝叶绿。
恶知中有至味存,爽人神思胜於玉。
料想厥种未为良,校之吾邦君视仆。
吾邦此君最佳处,惟在根萌毓坤腹。
出尘妙质莹无疑,彻骨不容疵纤厘。
地灵精白气所孕,圃师培壅工弗施。
火行用事正炎郁,故遣特特清南垂。
钻泥苯{上艹下尊}伸蛰龙,轧石胧肿亚卧狮。
蓄节正直已不拔,藏心塞实如无私。
新班黄甲固脆润,半露青簪犹珍奇。
雨余荷锄试一访,颖颖竞脱毛囊锥。
发封奏之金错刀,片片逐刃滋琼脂。
未数冰谷素龙肝,岂逊金墉白云芝。
天然真味本自足,不待滑瀡甘以饴。
烹煎燔炙无不可,论材宜为百品师。
疏肠涤胃扫烦秽,侑卮赞膳功谁知。
九饤槃中若得此,方贡诸羞特余子。
箪瓢陋巷时相逢,炳腹琅玕焰欲起。
从知种种山海腴,那有似此清中癯。
吴莼楚荇傥埒美,恰类{酉冥}{酉蠡}拟醍醐。
猫舄班孙真徒胥,何复敢校荣与枯。
信哉超越天地炉,君子之德他所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随风漫步卫国山麓,耳边传来宛如春天花草盛开的谣言。风景优美令人感叹,仔细品味其中的节奏却略显粗糙。回想当年歌唱淇水边的美好时光,只追求绿叶的繁茂。哪里知道其中还隐藏着这般美妙滋味,令人精神爽朗胜过美味佳肴。
我想,这种植物的品质并不优秀,与我家乡的君臣相比相形见绌。在我们家乡,此植物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其根部孕育的生命力。它的品质超乎寻常,清新脱俗无可挑剔。这是大地精华和纯净气息的结晶,园丁们无法施加任何技艺培育。炎炎夏日时,它格外清秀,正如龙在泥土中挣扎,狮子在石头上喘息。它坚韧不屈,内心充实无私。新长出的叶子翠绿且鲜嫩,犹如尚未完全展开的青簪,令人珍爱。雨后拿起锄头尝试探访它,每一片叶子都努力挣脱毛囊的束缚,闪闪发光。用金错刀切开它,每一片叶子都像用琼脂滋润过一样,使人陶醉。
这种植物的美味不需要依赖其他调味品,无论是炖、烤还是烧煮都适合。它可以成为众多美食的调味剂,清理肠胃清除烦恼。搭配美酒佐餐的功效更是无人能敌。如果将其放在九叠盘中,与其他食材相比就会显得非常出色。即使它生长在简陋的环境中,也能像山中幽兰一般熠熠生辉。
山水间的各种美味无法与之比拟,就像炎热夏日里的一股清流。无论是吴地的莼菜还是楚地的荇菜,都有同样的美妙口感。那些美味的猫头鹰和美女果虽然也美味,却无法与它的美味相提并论。毫无疑问,它已经超越了天地的烹煮之术,具备了君子的品质,其它食物无法企及。
去完善
释义
1. 哦风径游卫山峬:这句诗中的“哦风”指诗人迎风漫步,吟咏诗句,感受自然之美;“径游”表示随意漫游;“卫山”是中国河南省的一处古地名;“峬”是描绘山势险峻的词语。
2. 溢耳谣言如春敷:这句诗中的“谣言”指的是山林间传来的声音;“春敷”表示春天万物生长的景象。
3. 猗猗青青发三叹:这句诗中的“猗猗”、“青青”都是形容竹子翠绿的词语;“三叹”表示诗人对竹子的赞美之情。
4. 当年载歌淇水澳:这句诗中的“载歌”表示歌唱、颂扬;“淇水”是中国河南省的一条河流,也是诗经中的重要篇章;“澳”是河岸、河边的意思。
5. 恶知中有至味存:这句诗中的“恶知”表示意想不到的意思;“至味”表示最美好、最高尚的味道。
6. 爽人神思胜於玉:这句诗中的“爽人”表示使人清爽舒畅;“神思”指精神思绪;“胜於玉”表示比玉石还珍贵。
7. 地灵精白气所孕:这句诗中的“地灵”表示大地灵气;“精白”表示纯净、洁白;“气所孕”表示气息孕育。
8. 火行用事正炎郁:这句诗中的“火行用事”表示夏天天气炎热的时候;“炎郁”表示炎热。
9. 钻泥苯{上艹下尊}伸蛰龙:这句诗中的“钻泥”表示竹笋破土而出;“苯{上艹下尊}”是竹笋的古称;“伸蛰龙”比喻竹笋像蛰伏的龙一样迅速生长。
10. 蓄节正直已不拔:这句诗中的“蓄节”表示竹子积蓄力量准备生长;“正直”表示竹子的品质;“已不拔”表示坚定不移。
11. 新班黄甲固脆润:这句诗中的“新班黄甲”表示嫩黄的竹笋外壳;“固脆润”表示竹笋外壳坚固而脆嫩。
12. 雨余荷锄试一访:这句诗中的“雨余”表示雨后;“荷锄”表示扛着锄头;“试一访”表示试着去探访一次。
13. 颖颖竞脱毛囊锥:这句诗中的“颖颖”表示竹笋迅速生长的样子;“竞脱毛囊锥”表示竹笋争相脱离土壤。
14. 发封奏之金错刀:这句诗中的“发封”表示启封;“奏之金错刀”表示用刀切开竹笋。
15. 片片逐刃滋琼脂:这句诗中的“片片”表示切开的竹笋片;“逐刃滋琼脂”表示竹笋片在刀刃下呈现出如同琼脂般的美感。
16. 未数冰谷素龙肝:这句诗中的“冰谷”表示寒冷的山谷;“素龙肝”表示质地纯美的龙肝。
17. 金墉白云芝:这句诗中的“金墉”表示古代都城城墙;“白云芝”表示长在城墙上的灵芝。
18. 不待滑瀡甘以饴:这句诗中的“滑瀡”表示糖浆;“甘以饴”表示味道甘甜。
19. 疏肠涤胃扫烦秽:这句诗中的“疏肠涤胃”表示清理肠胃;“扫烦秽”表示消除烦恼。
20. 九饤槃中若得此:这句诗中的“九饤”表示将食物摆放在盘子中央;“若得此”表示如果能得到这样的竹笋。
21. 方贡诸羞特余子:这句诗中的“方贡”表示地方向朝廷进贡;“诸羞”表示各种美味佳肴;“特余子”表示特别突出。
22. 疏食饮水乐箪瓢:这句诗中的“疏食饮水”表示简朴的饮食;“乐箪瓢”表示乐于过简朴的生活。
去完善
赏析
《和丁祖舜绿笋之韵》是南宋诗人陈淳所作的一首长篇古诗。这首诗通过对绿笋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全诗分为四联,结构严谨,意境优美,语言生动。
第一联,诗人通过自己在卫山风景区的风景区游玩的经历,描述了春天的美景和自己对绿笋的关注。诗人用“猗猗青青”来形容绿笋的生长状态,表达了对绿笋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人认为绿笋虽然外表粗糙,但其内在却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第二联,诗人通过回忆古代淇水澳地区的民歌,表达了绿笋在古代就已经被人们所熟知和喜爱。诗人认为绿笋不仅外观美丽,而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给人带来愉悦的心情。
第三联,诗人通过对绿笋生长环境的描绘,表达了绿笋生长的不易和其品质的珍贵。诗人认为绿笋的生长需要良好的土壤和环境,而绿笋的品质更是离不开园丁的精心培育。
第四联,诗人通过对绿笋烹饪方法的描述,表达了绿笋在不同烹饪方法下的美味口感。诗人认为绿笋无论是烹饪还是烧烤,都能展现出其独特的美味,堪称美食之佳品。
第五联,诗人通过对绿笋在宴席上的地位的描述,表达了绿笋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诗人认为绿笋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能够帮助人们清理肠胃,增强体质。
第六联,诗人通过对绿笋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描述,表达了绿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诗人认为绿笋不仅能够作为宴席上的佳肴,还可以作为日常生活中的调味品,增添人们的生活乐趣。
第七联,诗人通过对绿笋与其他食材的比较,表达了绿笋的独特魅力。诗人认为虽然绿笋不如其他食材那样丰富多样,但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使其在众多食材中脱颖而出。
第八联,诗人通过对绿笋品质的赞美,表达了绿笋的高贵品质。诗人认为绿笋的品质超越了世间的一切事物,体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第九联,诗人通过对绿笋的赞美,表达了绿笋的美好寓意。诗人认为绿笋不仅是美味的食品,更是一种高尚的品质的象征,代表了君子的高尚品德。
总之,《和丁祖舜绿笋之韵》这首古诗通过对绿笋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绿笋的喜爱之情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全诗语言生动,意境优美,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丁祖舜绿笋之韵》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陈淳所作,创作于公元12世纪左右。这个时期正值宋朝晚期,政治腐败、外患频繁,国家局势动荡不安。
陈淳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在青年时期曾参加科举考试,试图通过仕途来实现自己的抱负。然而,在多次失败后,他对当时的科举制度产生了质疑,决定放弃功名,回到家乡从事教育和文学创作。他的诗歌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和农村生活为主,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在这首《和丁祖舜绿笋之韵》中,陈淳通过对绿笋的赞美,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他也暗示了人生无常,应珍惜当下的道理。这首诗反映了陈淳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文人墨客的独特气质和高尚品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