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郭朝奉挽词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郭朝奉挽词二首 其二
世态十年别,交情奕代论。 及门先倒屣,引酌定空尊。 杖屦春风语,松楸夜月魂。 些成嗟已晚,江阔听啼猿。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俞德邻(1894年-1973年),原名俞明震,字德邻,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外交家和教育家。 早年经历:俞德邻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在1911年参加...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时光飞逝,我们已经分别了十年,我们的友谊却依旧如故。当我在你的门前遇到你时,我迫不及待地倒穿鞋子迎接你。我们一起喝酒畅谈,度过了愉快的时光。春天里,我们一同漫步在春风之中;夜晚,我们在月光下怀念失去的亲人。可惜如今已经太迟,只能站在宽阔的江边听着猿猴的悲鸣。
去完善
释义
1. "世态十年别":这里表示的是俞德邻与郭朝奉在世间的风貌变迁下已经分别了十年之久。 2. "交情奕代论":这句代表的是俞德邻认为他与郭朝奉的深厚友情值得后代谈论,体现了他们关系之亲密。 3. "及门先倒屣":此句引用古代文人接待客人时匆忙穿鞋起身相迎的故事,表达了俞德邻对郭朝奉的敬仰与尊重之情。 4. "引酌定空尊":表明俞德邻想像与郭朝奉共饮,但已经无法实现,因此只能对着空杯独自伤怀。 5. "杖屦春风语":描述昔日两人一起散步、畅谈的场景。 6. "松楸夜月魂":表示郭朝奉虽然已经离世,但他的精神依然如明月一般照耀着后人。 7. "些成嗟已晚":说明俞德邻对过去的遗憾无法弥补,现在写这首诗悼念郭朝奉已经太晚了。 8. "江阔听啼猿":形容俞德邻此刻心情低落,听闻猿猴悲鸣的声音,感到无比悲痛。
去完善
赏析
《郭朝奉挽词二首 其二》是南宋诗人俞德邻悼念好友郭朝奉的作品。在诗中,作者用简洁而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故友深挚的思念。 首联“世态十年别,交情奕代论”描绘了作者与郭朝奉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分别之久。这句诗词既道出了时间的流逝,也突显了两人情谊的珍贵。 颔联“及门先倒屣,引酌定空尊”则从日常生活场景出发,进一步展示了两人的亲密关系。作者提到郭朝奉见他到来时激动得来不及提鞋,而两人在举杯共饮时也必定把对方的酒杯斟满。 颈联“杖屦春风语,松楸夜月魂”则转向了对故友的追忆。在春天的和风里,作者仿佛又听到郭朝奉的声音;而在月色的映照下,他仿佛又看到了郭朝奉的灵魂。这一句以诗意的笔法表达了无尽的哀思和怀念之情。 尾联“些成嗟已晚,江阔听啼猿”则以江阔的景色作结,寓意着作者的悲伤已经无法挽回。此时,唯有听取那旷野中的猿猴悲鸣,以此来寄托自己的哀思。 整首诗以真挚的情感、深沉的思念和优雅的修辞打动人心,呈现出一幅生动且富有诗意的故友画面,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作者失去故友的悲痛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郭朝奉挽词二首 其二》是南宋诗人俞德邻在淳熙十四年(1187年)所创作的一组悼念亡友的七言律诗。这组诗共两首,此为第二首。 当时,俞德邻因刚直不阿、遭人排挤而离京,归隐于宜兴(今江苏宜兴)。这位郭朝奉是他的好友,亦是一位清正廉明之士。可惜英年早逝,令俞德邻悲痛不已,写下了这两首诗,用以抒发失去知音的哀伤。 在此时期,南宋政治腐败,党派之争激烈。俞德邻眼见社会弊端和官场的黑暗,心生忧虑,更加坚定地主张改革弊政、整顿纲纪。而郭朝奉也是一位有志改革的贤才,他们的结识为彼此提供了更多的精神支持。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二人未能共同实现抱负,这也成为了俞德邻永久的遗憾。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