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挽赵良淳三首 其三

标题包含
挽赵良淳三首 其三
慷慨君酬国,奔逃我丧家。 陆沈同一壑,渊涉眇无涯。 祈死惟嫌晚,余生只自嗟。 蒿莱连雉堞,落日噪栖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大公无私为国家奉献,我却在逃亡中失去家园。 深陷同一条困境,探索深远无边无际。 祈求死亡害怕太迟,剩下的日子只有感叹。 野草和城堡相连,夕阳下乌鸦在喧嚣。
去完善
释义
1. "慷慨君酬国":酬,报效;国,国家。 2. "奔逃我丧家":奔逃,指四处躲避战乱;丧家,丧失家园。 3. "陆沈同一壑":陆沈,指陆地沉没,比喻灾难降临;一壑,同“一洪波”,指洪流淹没一切。 4. "渊涉眇无涯":渊涉,指深渊中跋涉;眇无涯,渺茫无边。 5. "祈死惟嫌晚":祈死,祈求死亡;惟嫌晚,只恨死得晚。 6. "余生只自嗟":余生,剩下的岁月;自嗟,自己哀叹。 7. "蒿莱连雉堞":蒿莱,杂草;雉堞,城墙上的女墙。 8. "落日噪栖鸦":落日,夕阳;噪,喧哗;栖鸦,栖息的乌鸦。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陈存在国家危亡之际的悲壮情感和深沉忧虑。诗中通过对比自己和赵良淳的命运,展示了他们在不同处境下共同面对国难的心情。诗人以“慷慨君酬国,奔逃我丧家”起笔,突出了两人为国捐躯的决心与失家丧国的无奈。接下来的“陆沈同一壑,渊涉眇无涯”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国家面临的困境,表现了诗人在此危难时期无尽的希望与信念。紧接着的“祈死惟嫌晚,余生只自嗟”是诗人对自己的慨叹,表达了在国家和民族危亡关头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决心。最后以“蒿莱连雉堞,落日噪栖鸦”收尾,展现了战乱的惨烈景象,使全诗弥漫着深沉的哀愁。整首诗语言沉郁,情感激越,既展示了诗人对国事的担忧和对英雄的敬仰,又传达了他愿意为家国献身的崇高精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挽赵良淳三首 其三》是南宋末年诗人陈存所作的一首悼亡诗。此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274年,当时南宋正处于抗元战争的危急关头。赵良淳是南宋的一名忠诚的官员,曾任江西提刑、饶州知州等职,因抵抗蒙古军队而壮烈牺牲。 在这段时间里,陈存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士人,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他看到赵良淳为国捐躯,悲痛之余,写下了这组悼念赵良淳的诗篇。在诗中,陈存表达了对赵良淳英勇殉国的敬意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岌岌可危,蒙古铁骑横扫中原,南宋军民奋起抵抗,但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陈存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的家国情怀,以及对时局的不满和痛心。他通过对赵良淳的哀悼,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族精神的敬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