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州赠别周愿侍御
漂泊楚水来,舍舟坐高馆。
途穷在中路,孤征慕前伴。
风雨一留宿,关山去欲嬾。
淮南木叶飞,夜闻广陵散。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乘船漂游到楚国,把船停下来在高处的大馆里休息。
在旅途中遇到了困境,孤独地前行,羡慕前面的旅伴。
风雨中临时留宿一晚,关卡和山峦之间想去却又懒得动身。
淮河南边的树叶飘落,夜晚时听闻了广陵的乐章。
去完善
释义
1. 漂泊:比喻生活无定,到处流浪。
2. 楚水:此处指江苏淮河流域。
3. 高馆:高大的馆舍,指旅馆。
4. 中路:中途,半路。
5. 孤征:独自远行。
6. 前伴:前面的旅伴。
7. 留宿:暂时停留住宿。
8. 关山:泛指道路险阻。
9. 欲嬾:想要停下来休息。
10. 淮南:淮河以南的地区。
11. 木叶飞:形容秋天树叶飘落的景象。
12. 广陵散:古曲名,流传于扬州一带。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与友人分别的场景。诗人以“漂泊楚水来”开篇,表达了自己旅途的艰辛和居无定所。接着,通过“舍舟坐高馆”一句,描述了他们在旅途中暂且歇脚的地方。接下来,诗人以“途穷在中路”表达了对前途未卜的忧虑,而“孤征慕前伴”则表达了对于友情的渴望和珍视。随后,“风雨一留宿,关山去欲嬾”描绘了他们在此地共度风雨的夜晚,以及即将面临的关山阻隔。最后,“淮南木叶飞,夜闻广陵散”两句则以淮南的风景为背景,通过“广陵散”这一古典乐器的演奏,营造了一幅离别时的画面。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一幅生动的人物肖像和送别场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楚州赠别周愿侍御》是南宋诗人陈存的一首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40年(宋高宗绍兴十年)左右,正值南宋抗金战争的关键时期。
陈存生活在南宋,这是一个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代。他在青少年时期就参加了抗金义军,后来成为南宋朝廷的一员。在这段时间里,他的人生经历丰富多样,既有军旅生活的艰辛,也有与友人离别的惆怅。这样的生活经历使得他对战争的残酷和人世的悲欢离合有着深刻的体会,这也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在陈存所处的时代,南宋正处于抗金战争的关键时刻。当时,金国对南宋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南宋军民奋起抵抗,但由于朝廷的腐朽和军事上的失误,南宋军队的抵抗屡遭挫败。这使得南宋政权岌岌可危,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陈存的诗作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战争灾难的深切同情。
在这首《楚州赠别周愿侍御》中,陈存以离别之情为引子,表达了对抗金战争的关切和对友情的珍视。他用真挚的情感和对战争现实的深刻洞察,描绘出一幅悲壮而又感人的画面,使这首诗成为了南宋抗金战争的见证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