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清溪馆作

标题包含
清溪馆作
指途清溪里,左右唯深林。 云蔽望乡处,雨愁为客心。 遇人多物役,听鸟时幽音。 何必沧浪水,庶兹浣尘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沿着清澈的溪流行走,四周环绕着茂密的树林。 乌云遮住了遥望故乡的地方,雨水加重了身为旅人的愁绪。 旅途中遇到的人们总是被各种琐事所困扰,偶尔听到鸟儿的鸣叫声,显得格外宁静。 又何必一定要去沧浪之水呢,或许可以借此洗净我那沾染尘埃的心灵。
去完善
释义
1. 清溪:地名,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 2. 指途:指明道路。 3. 里: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现代的乡镇。 4. 左右:指在清溪馆附近的方向。 5. 唯:只有,仅仅。 6. 深林:茂密的树林。 7. 云蔽:被云雾遮蔽。 8. 望乡:遥望故乡。 9. 雨愁:因雨水而产生的忧愁情绪。 10. 为客:离家在外,充当客人。 11. 人多物役:指世俗事务繁多,拖累身心。 12. 幽音:指鸟叫声所带来的宁静氛围。 13. 何必:不必一定,表示反问。 14. 沧浪水:源于先秦古籍《尚书·禹贡》的记载,指长江下游的一条支流。这里代指理想的洗涤心灵的境地。 15. 庶兹:意思是或许这样,有期许的意味。 16. 浣尘襟:涤除心灵上的尘埃。
去完善
赏析
《清溪馆作》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陈存在清溪馆所作,诗中描绘了清溪之景及诗人当时的所见所感。诗句通过描写沿途的风景、天气变化和聆听鸟鸣等场景,表达出作者在旅途中渴望涤净尘世烦忧的心情。“指途清溪里,左右唯深林”描述了清溪周围的景色,由道路通向清溪深处,两边全是茂密的森林,给人一种宁静、清幽之感。“云蔽望乡处,雨愁为客心”则表现了诗人远离家乡,望着被云层遮住的故乡方向,心中充满思乡的愁绪。接下来的诗句“遇人多物役,听鸟时幽音”传达出旅途中遇到的人事物让诗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繁琐,而聆听鸟儿的鸣叫声又让他觉得颇有意境,心情暂时得以平静。最后,作者以“何必沧浪水,庶兹浣尘襟”收尾,表达了尽管身处喧嚣世界,只要有像清溪这样的美景,也能洗涤心灵,使灵魂得到净化。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心境与审美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清溪馆作》是南宋诗人陈存的著名诗作。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58年,正值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陈存,因家境贫寒,一生辗转流离,曾参加过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他的一生都在为生计奔波,同时也致力于文学创作。 在南宋时期,国家政治腐败,外患频繁。金兵屡次南下,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社会动荡不安。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多以抒发忧国忧民之情为主题,诗歌多表现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陈存的这首《清溪馆作》,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 诗人在清溪馆这个地点,触景生情,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他用清溪的清澈比喻国家的安宁,用旅馆的短暂喻指人生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