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樊眉州

标题包含
送樊眉州
我先君子官于涪,一时贤僚今在不。 唯公直节贯华皓,千尺寿桧横霜秋。 丈人静听请具陈,平生契义骨肉侔。 简池解组过乡县,剧饮不去公遮留。 似是兄弟姓则殊,诗藁半破犹勤收。 合行使符蔡山下,先后召杜腾民讴。 吾家万松荫黄土,公方千骑驱华辀。 十年不见此邂逅,穷冬雨雪寒飕飗。 未明投刺候门下,老阍窃语来何求。 柳州先友一一数,山阳邻笛令人愁。 岷峨气象抗湖海,近日人物几穷搜。 如公当寘文石陛,一麾乃付近古州。 苏家名称震戎夏,如崧降甫尼生丘。 文献可征况美俗,黄堂坐啸万事休。 公余兵卫绕画㦸,妙香一缕铃斋幽。 神交千载尚谁可,子韩子文著床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流谦(1072年-1128年),字无变,号澹轩居士,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他出生于四川眉州(今四川眉山市),是北宋著名文人苏轼的同乡。 李流谦年轻时曾游学四方,与当时的文人墨客交往甚密。后来,他在科...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我现在是涪陵的一位官员,曾经的同事朋友们如今身在何处? 唯独您这位正直无私的先生,就像那高耸入云的松树,傲然挺立在严寒的冬天。 请您仔细倾听我讲述这些往事,我们一起度过的那些美好时光,如同亲人一般。 在简池卸任之后,我去拜访了您的家乡,我们痛饮畅谈,不愿分离。 虽然姓氏不同,但我们的感情就如同兄弟般深厚,即使诗篇已经破损,您依然珍视它们。 您在蔡山下担任使者时,受到民众的广泛赞誉,先后被任命为要职。 我家附近的松树下长满了尘土,而您正驾驭着豪华的车驾。 十年未见,没想到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相遇,天气阴沉,风雪交加。 在天还没亮的时候,我就去拜访您,门口的守卫悄悄地问我来找您有何贵干。 我曾经的好友,一个个地列举出来,让我想起了山阳笛声中的忧愁。 您的风采如同岷峨山脉,超越了大河大海,最近发掘的人才更是难以尽数。 像您这样的人才,应该放在国家的最高殿堂,您却被任命到了一个相对偏远的州郡。 您的名声威震华夏,就像是降临在大地上的神灵。 历史文献可以证明这里的风俗之美,您在这里可以轻松地处理一切事务。 在闲暇之余,您的住处环绕着全副武装的卫士,那一缕幽香在书房中弥漫。 我们的友情跨越千年,又有谁能比得上呢?您床头的书卷,记载着韩愈和李翱的文字。
去完善
释义
1. "涪": 四川省涪陵市,位于长江上游地区。 2. "公":“樊眉州”的尊称。 3. "直节":直道办事,坚持正义的行为。 4. "华皓":有才华且年老的贤者。 5. "寿桧":长寿的古树,此处指代眉州的形象代表。 6. "霜秋":秋天的寒冷景象。 7. "丈人":对长辈或有权势的人的尊称。 8. "简池":古地名,位于四川省南溪县东北。 9. "解组":解除官职,辞官归隐。 10. "县乡":县治所在的城镇。 11. "剧饮":痛饮,狂饮。 12. "具陈":详细陈述。 13. "契义":亲密关系,志同道合的朋友。 14. "侔":相等,相同。 15. "骨貎":血缘关系相近的人。 16. "简池":古地名,位于四川省南溪县东北。 17. "剧饮":痛饮,狂饮。 18. "公遮留":用尊敬的态度挽留对方。 19. "具陈":详细陈述。 20. "吴塘":即四川省南部的一座山脉,位于江安县、长宁县和兴文县交界处。 21. "胥会":巡行督察。 22. "使符":古代使者的符信。 23. "蔡山":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境内的一座山。 24. "召杜":指唐太宗时期的名臣杜如晦和杜周士,分别担任左相和右相,他们两人共同辅佐唐太宗治理国家。 25. "腾民讴":获得民众的热烈赞誉。 26. "我万家":指作者自己的家族。 27. "岷峨":岷山和峨眉山的并称,位于四川省中部偏西。 28. "对抗":抗衡,相抗衡。 29. "湖海":湖泊与河流,泛指广大水域。 30. "人物":杰出的人物。 31. "穷搜":尽力寻找。 32. "文石陛":刻有花纹的宫殿台阶,象征朝廷重地。 33. "一麾":形容地方官员调动频繁。 34. "近古州":靠近古代州郡的地方。 35. "苏家":指南宋著名文人苏轼及其家族。 36. "名称震戎夏":名声威震边疆和内地。 37. "如崧降甫尼生丘":指人才辈出。 38. "文献":图书典籍和历史资料。 39. "可征":可以证明,可以作为证据。 40. "美俗":优良的民俗习惯。 41. "黄堂":古代太守的厅堂,这里指眉州地方长官的住所。 42. "坐啸":从容不迫地处理政务。 43. "万事休":一切事情都平息下来。 44. "兵卫":护卫士兵。 45. "画㦸":古代兵器,戟的一种。 46. "妙香":香气弥漫。 47. "一缕":一丝,一线。 48. "铃斋":书斋,书房。 49. "幽":安静,宁静。 50. "神交":通过精神交流而结交朋友。
去完善
赏析
《送樊眉州》这首诗是诗人李流谦为送别友人樊眉州所作。首联写自己与樊眉州的交往背景,诗人将樊眉州视为知己,表示两人关系密切。颔联赞美樊眉州的正直品质和高尚情操。颈联追忆两人在简池时的亲密交往和饮酒欢聚的场景。接下来两联描述樊眉州的才华横溢,以及他在政坛上的成就。尾联展望樊眉州的未来,寄予厚望。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表达了诗人对樊眉州的深深敬仰和眷恋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樊眉州》是南宋诗人李流谦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40年左右,即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宋朝的疆土已经被金国和蒙古瓜分,局势动荡不安。 李流谦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人,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仕途坎坷。然而,这并没有消磨他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在这段时间里,他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樊眉州等,共同抒发爱国情怀。 在《送樊眉州》这首诗中,李流谦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远离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离别场景,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