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竹枝歌上姚毅夫 其二

标题包含
竹枝歌上姚毅夫 其二
翠幕留夜灯烛光,主人欢娱客满堂,龙船盛酒蠡作觞。 秦吹齐歌舞燕倡,夜如何其夜未央。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为您提供关于"周行己"的详细信息。可能是因为这个人物在公开资料中的信息较少或者您提供的信息有误。如果您能提供更多详细的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查找相关信息。
去完善

译文
翠绿的帷幕下留着夜的灯光与烛火,主人们欢声笑语,宾客们满座一堂。龙舟状的容器盛着美酒,用瓢来舀取斟酌。此时有秦国、齐国的音乐舞蹈和燕国的歌声助兴,夜晚如此美好,夜色还正浓。
去完善
释义
翠幕:绿色的帷幕,比喻生机盎然的环境。 留夜:指欢宴持续至深夜。 灯烛光:灯光映照下的蜡烛光芒。 主人:举办宴会的主人。 欢娱:欢快愉悦的场面。 客满堂:客人满座,热闹的气氛。 龙船:古代传说中大禹治水时用来指示方向的龙舟。这里代指豪华的酒器。 盛酒:装酒的器具。 蠡:通“釐”,一种容量单位,十升为一釐。 觞:古代饮酒用的器皿。 秦吹:秦国音乐的代表,这里的“吹”表示吹奏乐器,如横笛、唢呐等。 齐歌:齐国音乐的代表,这里的“歌”表示歌唱。 舞燕倡:指燕地音乐舞蹈的表演。 夜如何其:意为夜色深浅。其中“何”是疑问代词,“其”表时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翠幕留夜”的晚宴为背景,展现了周行己对生活乐趣的独特捕捉。首句点出晚宴的氛围,无论是主客满座的情景,还是高挂的灯烛,都给人以热闹的感觉。而次句中的“龙船盛酒蠡作觞”则更进一步描绘了宴会豪奢的画面,用精美的酒杯盛满美酒,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高雅与美好。紧接着,诗人描述了晚宴上的音乐舞蹈表演,来自各地的艺术家们共同奏出了令人陶醉的音乐,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场面盛大热烈,使人难以忘怀。最后一句以“夜如何其夜未央”收尾,既表达出了晚宴时光的漫长,也暗示着生活的美好似乎永远没有尽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周行己对生活乐趣的赞美与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竹枝歌上姚毅夫 其二》是南宋诗人周行己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47年,正值南宋初期。 在这一年里,周行己经历了人生中重要的时期。他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为进士,从而步入了政治舞台。然而,此时的南宋朝廷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金国对宋施加压力,国内政治腐败、经济凋敝。 在这种背景下,周行己敏锐地察觉到了国家面临的危机,于是将目光投向了民间疾苦。他来到姚毅夫的家乡,看到了那里的百姓生活困苦,而姚毅夫却能以一己之力帮助乡民度过难关。这使他深受感动,决定用诗歌来赞美姚毅夫的义举,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因此,这首《竹枝歌上姚毅夫 其二》既是对姚毅夫的赞美,也是对那个时代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