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玩师求诗归台州

标题包含
玩师求诗归台州
越鸟栖南枝,胡马依北风。 人生亦怀土,安能长西东。 玩公白云老,方丈凭高峰。 忽为万里游,应缘来晨钟。 君看伊与洛,二川日溶溶。 逝者亦如此,流转何时穷。 我居谢公山,天台一水通。 莽莽宇宙内,那知忽相逢。 尘埃识眉宇,觉我耳目聪。 暂来还复去,有如无根蓬。 令我长叹息,不得久相从。 侧身鸡鹜群,仰羡高飞鸿。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为您提供关于"周行己"的详细信息。可能是因为这个人物在公开资料中的信息较少或者您提供的信息有误。如果您能提供更多详细的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查找相关信息。
去完善

译文
南飞的鸟儿会停驻在南方的树枝上,北地的马儿也依恋着北风的气息。人们也一样,总会怀念故土,难以适应长久的漂泊不定。你看那玩世的白云道人,立于山巅之上,豁然开阔。忽然开始了漫长的旅行,想必是被晨钟的呼唤吸引吧。再看那伊水和洛水,两川水流如注,交汇在一起。时光就如流水般消逝,谁又能知道何时是尽头呢?我居住在谢公山的旁边,天台山的一水流过这里。在茫茫的宇宙中,我们竟然能够相遇。不过一瞥之间,我已觉得心灵得到了洗礼,仿佛耳目都变得清晰起来。我们的相聚,如同浮萍一般短暂而无常。离别让我叹息不已,却无法长久相伴。我只能在这低下的地方,望着那些高高飞翔的大雁,心怀敬仰之情。
去完善
释义
《玩师求诗归台州》周行己: 注释如下: 1. 越鸟:指南方的鸟。此处指生活在南方的人。 2. 胡马:指北方的马。比喻北方的人。 3. 怀土:怀念故乡。 4. 玩公:指被尊敬的文人学者。 5. 白云老:形容隐居高人。 6. 方丈:佛教圣地,指寺庙。 7. 万里游:指远游。 8. 伊与洛:指河南的伊水和洛水。 9. 逝者:指时间的流逝。 10. 谢公山:指浙江的天台山。 11. 宇宙:指天地间。 12. 无根蓬:指无家可归的人。 13. 高飞鸿:比喻高远之志。
去完善
赏析
《玩师求诗归台州》周行己赏析: 这首古诗借用了“越鸟栖南枝,胡马依北风”的比喻,表达了人生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也会依恋故土的情感。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表现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人借越鸟、胡马等物象,寓意了人们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总会不由自主地怀念故乡和亲人。这种情感使得他们在面对人生的起伏时,更加坚定地去追求内心的渴望。 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于玩师求诗归台州的理解。他认为,人生如同流水一般,不断地流动和变化,因此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次相遇,因为这些都是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最后,诗人以“侧身鸡鹜群,仰羡高飞鸿”的结尾,表达了对自己境遇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他希望自己能够像鸿鹄一样展翅高飞,去追求更广阔的天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玩师求诗归台州》是宋代诗人周行己的一首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140年左右,正值南宋初期。 在那个时候,周行己的生活并不平静。他出生于士大夫世家,曾参与科举考试,但在战乱中被罢黜,流落江湖。然而,这并没有消磨他的才情和志气。他在生活中感悟哲理,在诗歌中抒发豪情。 此外,那个时代的中国正处于社会动荡、战火纷飞的时刻。北方金国的侵略使得民众流离失所,生灵涂炭。但在这个时期,诗人仍然坚持用文字描绘自然景色,歌颂生活美好,表达出对人生百态的独到见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