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江逆田开府过西阳俞氏家林
轻舟时复到齐安,一过俞家一黯颜。
江打颓墙开野径,篁生故垒上家山。
萧骚城郭尘埃外,缥渺烟霞云水间。
便好系船终日卧,官曹不许片时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时常乘坐小船到达齐安,每次经过俞家都显得有些黯然失色。江水拍打颓圮的城墙,开辟出一条荒野小径,竹林生长在古老的壁垒之上,形成了山野的风景。萧条的城市和尘土飞扬的郊外,还有那飘渺的云烟和水气之间。在这里最适合系好船只整天躺着休息,但公务却不允许我有片刻的清闲。
去完善
释义
1. 济江:指南济江。
2. 逆田:指在田间劳作。
3. 开府:古代高级官员开设府署,后来专指出任总督或巡抚。这里指担任地方高级官员。
4. 齐安:古县名,即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这里借指作者所在之地。
5. 俞氏家林:俞姓人家的园林。
6. 颓墙:破败的墙壁。
7. 野径:田野中的小路。
8. 篁生:指竹子生长。
9. 故垒:过去的防御工事。
10. 萧骚:形容风吹动草木的声音。
11. 缥渺:形容烟雾或云彩在空中飘荡的样子。
12. 官曹:指官府。
去完善
赏析
《济江逆田开府过西阳俞氏家林》是宋代诗人薛季宣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田园风光的诗。诗中通过“轻舟”、“江打颓墙”、“篁生故垒”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传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的无奈。
首句“轻舟时复到齐安”,描述了诗人在江南水乡泛舟游览的情景。诗人以轻舟为喻,表达了悠然自得的心情。紧接着“一过俞家一黯颜”,表明每当经过俞家的庄园,诗人都会为之黯然神伤。这里以“黯颜”来形容心情,流露出诗人的复杂情感。
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这种情感。“江打颓墙开野径”,江水拍打颓败的围墙,自然地开出一条通往田野的小路,形象地表现出江南水乡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而“篁生故垒上家山”,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篁”是指竹林,“故垒”则是旧日的营垒,它们在诗人的眼中都成为了家乡的象征。
“萧骚城郭尘埃外”,诗人用“萧骚”一词来形容城郭的景象,传达出诗人对世俗纷争的厌恶。而“缥渺烟霞云水间”,则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生活向往。这两句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
最后,诗人以“便好系船终日卧”表达了自己渴望过上宁静生活的愿望,然而现实却是“官曹不许片时闲”。这里的“官曹”指的是官员的公务,诗人用这句诗道出了自己在官场中的无奈与辛劳。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依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传达了其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济江逆田开府过西阳俞氏家林》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薛季宣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在田开府经过西阳俞氏家林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在创作背景方面,首先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这首诗的创作时间。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北方金国势力强大,南方南宋偏安一隅。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诗人薛季宣作为南宋士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前途深感忧虑。
其次,我们要了解薛季宣在这个时间段内的人生际遇。薛季宣早年曾任州县官职,后因故被贬谪至江西、湖南等地。他在流放期间,饱经风霜,深感民间疾苦。这段经历使他对国家的兴衰和百姓的苦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此外,他还在这个时期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国家大事,这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最后,我们要关注同时间段内与作者有关的时代背景知识。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内部斗争激烈,许多正直的士人受到排挤和打压。在外部,金国不断南侵,威胁到南宋的安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志士纷纷抒发忧国忧民之情,以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薛季宣在此时创作的这首诗歌,正是他关注国家命运、感叹历史兴亡的真实写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