昧爽寒溪送客
攀援长者车,昧爽踏汀沙。
片玉山衔水,堆金日蘸霞。
风来云外岭,露重竹间花。
好景看如客,心闲即是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爬上长者的车子,在天色微明时踏上河边的沙滩。
玉石般的小山连着溪水,阳光照射下如同黄金一般。
风吹过远方的山峰,竹叶上凝结着露水像是花朵。
欣赏这美好的景色就像是一个过客,心里平静下来就是家的感觉。
去完善
释义
1. 攀援:攀附, 牵拉。这里指上车的动作。
2. 长者:年长或辈分高的人。这里指长辈或有德之人。
3. 昧爽:天将亮未亮的时候。
4. 汀沙:河滩边上的沙子。
5. 片玉山:形容山中景色秀美如画。
6. 堆金日:形容太阳照射在金黄的稻田中,像金子般闪闪发光。
7. 蘸霞:指夕阳映照下的霞光。
8. 云外岭:远方的山脉。
9. 露重:露水浓重的意思。
10. 心闲:心情平静舒适。
去完善
赏析
《昧爽寒溪送客》是南宋诗人薛季宣的一首送别诗。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清晨的风景,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诗词功底。
首联“攀援长者车,昧爽踏汀沙”,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告别时的场景。诗人登上长者的车,在朦胧的曙光中踏上了河边的沙滩。这里的长者可能是指诗人的朋友,也可能是指年长的长辈。这里的“攀援”和“昧爽”两个词,分别表现了诗人和友人之间的亲密无间以及离别的伤感。
颔联“片玉山衔水,堆金日蘸霞”,描绘了诗人在告别时所看到的美丽风景。远处的山峰犹如一片碧玉,山脚下流水潺潺;金色的阳光洒在水面上,如同金子般闪闪发光。这里的美景不仅体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象征着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颈联“风来云外岭,露重竹间花”,继续描绘了诗人眼前的景象。风吹过山巅,云雾飘渺;露水滋润着竹林间的鲜花,生机盎然。这里的风、云、露、竹、花等元素,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尾联“好景看如客,心闲即是家”,是诗人对友人的寄语。他告诉友人,美好的景色虽然短暂,但却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内心的平静与宁静,才是人生的归宿。这句话既是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是他对人生哲学的深刻领悟。
总的来说,《昧爽寒溪送客》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哲学的领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诗词功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昧爽寒溪送客》是南宋诗人薛季宣(1134-1173)所作。薛季宣生活在南宋初年,这一时期战乱频发,国家政治混乱,文人墨客的生活也受到了极大影响。薛季宣自幼聪明好学,才华横溢,但因身处乱世,其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一度被荐为贤良方正,但由于当时政治腐败,受到排挤,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写作,以诗歌表达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对百姓生活的关切。
在诗歌创作方面,薛季宣深受杜甫、白居易等前辈诗人的影响,注重诗歌的现实意义和艺术价值。他的诗歌题材广泛,既有对战争、民生等社会问题的关注,也有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在这首《昧爽寒溪送客》中,他以清晨寒冷的山溪为背景,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离别的不舍之情。同时,通过描写寒溪的美景,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