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浣溪沙

标题包含
浣溪沙
半夜银山上积苏。 朝来九陌带随车。 涛江烟渚一时无。 空腹有诗衣有结,湿薪如桂米如珠。 冻吟谁伴拈髭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词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州眉山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查看更多
cathy6116
去完善

译文
在这寒冷的夜晚独自吟诗,又有谁能陪伴我轻捻胡须,共赏这清冷的意境呢?
cathy6116
去完善
释义
冻吟:在寒冷中吟诗;捻髭须:手捻胡须,古人常以此表现思考或吟诗。
cathy6116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上片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壮丽的雪景图,通过“银山”、“积苏”等意象展现了冬日雪夜的纯净与宏大。下片则转入对现实生活的描写,用“空腹有诗”、“湿薪如桂”等语句刻画了贫困中的诗人形象,既表达了物质上的匮乏,也流露出精神上的富足。整体来看,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人生境遇相结合,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苏轼在困境中仍能保持旷达胸襟的高尚品格。
cathy6116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浣溪沙》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081年,当时苏轼被贬谪到黄州担任团练副使。这个时期,苏轼的人生经历了重大的挫折,但他依然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努力寻找生活中的乐趣。 在苏轼所处的时代,北宋王朝虽然繁荣昌盛,但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苏轼在仕途上屡遭打击,曾因直言进谏而触怒皇帝,被贬官流放。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以诗歌为载体,抒发对人生、自然的感慨,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爱。 这首《浣溪沙》便是苏轼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自然风光、人生百态,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的哲思。词中的“山下兰芽短浸溪”等诗句,展现了苏轼独特的审美观和对生活的热爱。
cathy6116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