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月中行

标题包含
月中行
鬓云斜插映山红。春重淡香融。自携纨扇出帘栊。意欲扑飞虫。 蔷薇架下偏宜酒,纤纤手、自引金钟。倦歌佯醉倚东风。愁在落花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允平(1236年-1316年),字君衡,号西麓,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的著名文人。他出生于浙江义乌,是南宋末年进士,曾任国子监祭酒、翰林院学士等职。 陈允平在南宋末年曾担任国子监祭酒,负责教育皇族子弟...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她的发髻如云,斜插映山红花。春天的花香弥漫,仿佛融化在其中。她带着团扇走出帘栊,意图捕捉飞舞的蚊虫。在蔷薇花架下,她正适合饮酒,纤细的手指,自己举起了金钟酒杯。唱累了歌曲,她假装醉酒倚靠着春风,忧愁却落在落下的花瓣之中。
去完善
释义
1. 鬓云:指女人的鬓发如云般柔美。 2. 映山红:杜鹃花的别称。 3. 春重:春天的气息浓厚。 4. 纨扇:用细绢制成的团扇。 5. 帘栊:门窗上的帘子。 6. 意欲扑飞虫:想要驱赶飞来飞去的昆虫。 7. 蔷薇:一种灌木植物,这里代指花架。 8. 偏宜酒:更适合饮酒的时候。 9. 纤纤手:形容女子纤细的手。 10. 金钟:古代的一种酒杯。 11. 倦歌:唱累的歌。 12. 东风:春风。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春天出游时的情景和心情。首先,“鬓云斜插映山红”描绘了女子的发型和头饰,展现出春天的气息。接着,“春重淡香融”进一步强调春天的到来,各种花香弥漫在空中。然后,“自携纨扇出帘栊。意欲扑飞虫”表现了女子拿着扇子走出屋子,想要捕捉飞虫的活泼可爱形象。 接下来,“蔷薇架下偏宜酒,纤纤手、自引金钟”描写了女子在蔷薇花架下饮酒的场景,她纤细的手指握着酒器,显示出她的优雅与美丽。最后,“倦歌佯醉倚东风。愁在落花中”描绘了女子唱累了歌,假装醉酒地依靠着春风,她的忧愁都寄托在飘落的鲜花之中。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生动展现了女子春天出游的愉悦与忧郁的心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月中行》是宋代诗人陈允平所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描绘了月夜的景色和诗人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陈允平正处于北宋末年的战乱时期。当时,金兵南下,中原地区战火连天,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陈允平也在这时被迫离开家乡,四处漂泊。在这段时间里,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不幸,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悲伤。 陈允平的这种情感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在《月中行》中写道:“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同时,他也通过描绘月夜的美景,表达了希望战争早日结束、人民能够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