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民牛多疫死

标题包含
民牛多疫死
南海逸风如失性,东吴喘月不逢医。 一元祀典古所重,九谷民天命在斯。 真相柅车寜致问,族庖更刃亦焉施。 炎神厉鬼争为虐,渡虎消蝗复是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杨亿(974年-1020年),字大年,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杨希闵是当时的名士,对杨亿的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杨亿在少年时期就展现出了...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南风吹拂时失去了温柔本性,吴地的月亮因气急而喘息却找不到医生。自古重视冬至祭天典礼,五谷丰登、百姓安康都依赖于此。谁去关心真相如同停止前行的车子?更换刀具的屠夫也会不知所措。炽热的神灵与凶恶的鬼怪都在争夺权力,那些帮助人们度过难关和消除灾害的人又是谁呢?
去完善
释义
1. 南海:古代泛指广东、福建南部沿海地区。 2. 东吴:这里指长江下游地区,即江苏、浙江等地。 3. 元祀典:古代的祭祀典礼,“元祀”是对祭祀的泛称。 4. 九谷:泛指各种农作物。 5. 真相柅车:“真相”在这里指的是真实情况;“柅车”是指阻止车轮停止的事物,这里用作比喻阻碍事物发展的因素。 6. 族庖:指从事屠宰行业的群体。 7. 更刃:更换刀具的意思。 8. 炎神厉鬼:炎神指火神,厉鬼指恶鬼。这里用来形容疫病造成的严重灾害。 9. 渡虎消蝗:渡虎是驱除虎患的意思;消蝗是消除蝗灾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民牛多疫死》,从题目可以看出诗人主要关注民生疾苦,特别是牛的疫病问题。首联“南海逸风如失性,东吴喘月不逢医”以南海和东吴的地域描绘了疾病的肆虐和缺乏医疗的情况。颔联“一元祀典古所重,九谷民天命在斯”则强调了一元祀典在古代的重要性,以及人民生活离不开农耕的命运。颈联“真相柅车寜致问,族庖更刃亦焉施”提出了疾病的原因可能来自其他方面,可能是族庖的劳作导致牛群的疫病。尾联“炎神厉鬼争为虐,渡虎消蝗复是谁”表达了作者对于疾病根源的思考,也许是因为自然界的灾害、邪恶势力作乱导致这些病症的产生。总的来说,本诗通过对疾病的关注和思考,表现出诗人对于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同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民牛多疫死》是北宋诗人杨亿在景德年间(1004年-1007年)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反映了当时农村人民生活贫困、疫病流行的情况。 在景德年间,北宋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农业和经济发展。然而,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农民的生活状况并未得到显著改善。在这个时期,杨亿亲眼目睹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尤其是瘟疫对农村经济的巨大影响。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农民悲惨命运的关切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怒。 这个时期的北宋,虽然政治相对稳定,但由于战乱和社会矛盾,民生问题仍然十分严重。在这个背景下,杨亿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呼吁政府和统治者关注民生,减轻农民的负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