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九子庵

标题包含
九子庵
修途百折到山顶,绀宇数间开道场。 倦卧尽人身自在,翻愁作梦趁黄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无数曲折的道路攀登到山顶,几间寺庙在此开设讲道之地。 疲惫时尽情地休息让人身心舒畅,反而担忧在这样的美妙梦境中轻易就醒来了。
去完善
释义
1. 九子庵:庵是佛教建筑的名称,通常为女尼所居之处。九子庵即是一个庵庙的名字。 2. 陈岩:宋朝的一位文人,浙江钱塘人,字清隐,生平不详。 3. 修途:指的是漫长的道路。 4. 百折:形容道路的曲折蜿蜒。 5. 绀宇:僧人的寺院或庙宇。 6. 开道场:开设讲道的地方。 7. 尽人:指所有人。 8. 自在: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状态。 9. 翻愁:反而担忧。 10. 黄粱:比喻美梦的短暂。
去完善
赏析
《九子庵》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陈岩在九子庵修行的场景和感悟。首句“修途百折到山顶”,写出了修行之路的艰辛,需要历经重重困难和曲折才能达到山顶的境地。接着“绀宇数间开道场”,描绘出九子庵的庄严景象,这几间修行道场是为信徒们提供心灵寄托的地方。 第二联“倦卧尽人身自在,翻愁作梦趁黄粱”,则是诗人对修行的深入思考。修行者在这里静心安睡,体会人世间的宁静与超脱;然而,又担心这种修行如黄粱一梦,醒来之后依旧陷入红尘俗世的烦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九子庵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修行的渴望以及面对尘世纷扰的无奈。诗人既享受修行的超脱与宁静,又忧虑其可能如梦一般短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九子庵》是南宋诗人陈岩的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在游历九子庵时所感所思。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即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 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一隅,而北方大部分地区已被金人占领。陈岩所在的福建地区相对较为安定,但局势仍然紧张。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士人,陈岩在游历山水之余,也会关注国家的命运。 陈岩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曾在科举考试中屡次失利,但他并未因此放弃,最终在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考中进士。然而,他并未得到朝廷的重用,一直在外地为官。他的诗歌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抒发人生哲理,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隐逸情怀。 在创作《九子庵》这首诗时,陈岩可能已经感受到了南宋政权的岌岌可危。他以九子庵为题,表达了对山川景色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战乱离乱中的百姓生活的关切。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以及他对于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