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家住苕西
家住苕西,小池映、青山一曲。翠深里、猿呼鹤应,短墙低屋。麦影离离翻翠浪,泉声нн敲寒玉。怪夜来、有蚁出糟床,篘新绿。和月种,南阳菊。饶云买,淇园竹。任蛮争触战,世间荣辱。两目未消凭远恨,一筇费尽登山足。便棹舟、炊火荻花中,鲈鱼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住家坐落在苕水之西,有小池塘倒映着一片青山如同一首优美的曲调。在青翠茂密的竹林深处,山间的猴子嬉戏,白鹤飞翔,近处是低矮的围墙和房屋。麦田的影子婆娑舞动,宛如绿色的波浪翻涌,泉水潺潺流淌,像在轻轻敲击寒玉。奇怪的是,昨天晚上竟然有蚂蚁从酒糟床上爬出来,它们在搜寻新的绿色家园。
我们在月光下种植南阳菊花,在购买众多的云朵般美丽的淇园竹子。任由世间的各种纷争与荣誉如同一场闹剧。我的双眼还饱含着对远方的眷恋,一支竹杖已把我疲惫的身躯带上了高高的山峰。然后乘船穿过弥漫的荻花,体验一番渔人生活,品尝香喷喷的鲈鱼。
去完善
释义
1. 苕西:指诗人所在之地,位于苕溪以西的地方,此处为诗人的家乡。
2. 小池映、青山一曲:描述诗人家乡的美丽景色,清澈的小池倒映着青山的美景。
3. 翠深里、猿呼鹤应:翠深,形容草木茂盛;猿呼鹤应,描绘山中猿猴呼唤鹤的情景。
4. 麦影离离翻翠浪:描绘麦田随风起伏如波浪的景象。
5. 泉声ńń敲寒玉:描述山泉发出清脆的声音,仿佛在敲击冷玉一般。
6. 蚁出糟床:糟床,酿酒器具;蚂蚁爬出糟床,表示酒香四溢。
7. 和月种,南阳菊:南阳菊,一种菊花品种,此句意为在月光下种植菊花。
8. 饶云买,淇园竹:淇园竹,竹子的一种品种;饶云,充满云彩;这句意为诗人在充满云彩的环境中购买淇园竹。
9. 蛮争触战:形容世间纷扰之事。
10. 两目未消凭远恨:表达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11. 一筇费尽登山足:筇,竹杖;登山足,攀登山的脚步;这句意为诗人手持竹杖艰难地攀登山路。
12. 便棹舟、炊火荻花中:炊火,生火做饭;荻花,荻草的花朵;这句意为诗人在荻花丛中生火做饭。
去完善
赏析
《满江红·家住苕西》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与自然风光的词作。词人以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宁静美好的乡村景象。上阕通过描写“小池映、青山一曲”的美景,以及“翠深里、猿呼鹤应,短墙低屋”的山村人家,展现了一幅清幽的山水画卷。下阕则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如“和月种,南阳菊。饶云买,淇园竹”,通过对菊花、竹林的描绘,传达出词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仰。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词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尚的精神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满江红·家住苕西》是南宋诗人葛郯的代表作之一。该诗创作于南宋中期,即公元1140年至1200年之间。这个时期,正是宋朝与金朝战争不断、国家动荡不安的时期。
葛郯,字信民,号懒堂,浙江丽水人。他生于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屡次科举不第,因此对当时的科举制度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和反感。这种心情在他的诗作中得到了深刻的反映。
在这个特殊时期,葛郯的家住苕西,也就是现在的浙江丽水一带。这一带风景秀丽,山清水秀,给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然而,由于战乱频仍,人民生活困苦,这也使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深感忧虑。
在这首《满江红·家住苕西》中,葛郯以抒情的笔触描绘了家乡的美景,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时代命运的忧思。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葛郯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素养。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