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望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却无法用画笔描绘出内心深处这一片难以言说的伤痛。
去完善
释义
秋声:指秋天的声响,如风声、虫鸣等,这里可理解为一种萧瑟的氛围。
去完善
赏析
此诗开篇两句通过“浮云”“晚翠”“落日”“秋声”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苍茫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将读者带入到一个静谧而悠远的境界之中。诗人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静静地感受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
后两句则从景物描写转向情感抒发。“世间无限丹青手”,看似是对画家技艺的赞美,实则是为了引出下一句“一片伤心画不成”。这两句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之深、之复杂,以至于再高超的画技也无法将其呈现于纸上。这种以“画不成”来反衬“伤心”的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为含蓄蕴藉,也更具艺术感染力。
整首诗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既展现了金陵晚景的独特魅力,又传达了诗人深沉的家国之思和身世之感,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彼时大唐王朝已呈衰颓之势,内忧外患不断。高蟾作为晚唐诗人,他的人生恰逢国家由盛转衰的艰难阶段。在一个秋日的傍晚,诗人登上金陵(今南京)城楼远眺,面对眼前浮云游动、落日余晖的苍茫景色,联想到曾经繁华的六朝古都如今萧瑟冷落,不禁感慨万千。诗人借景抒情,将个人的伤怀与对家国命运的忧虑融为一体,写下了这首充满悲凉意味的《金陵晚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