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瓜洲夜泊

标题包含
瓜洲夜泊
偶为芳草无情客,况是青山有事身。 一夕瓜洲渡头宿,天风吹尽广陵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偶然成为无情的过客,何况我在忙碌中身处青山之间。 在一个晚上在瓜洲渡口露宿,天风吹走了广陵的尘土。
去完善
释义
《瓜洲夜泊》注释如下: 1. 偶为:偶尔成为。这里指作者作为漂泊的旅人。 2. 芳草:比喻离别之情。 3. 无情客:指没有情感的旅客。 4. 况是:何况是。 5. 青山:泛指山峦。 6. 有事身:有责任的身躯。这里指作者肩负着生活的重担。 7. 一夕:一个晚上。 8. 瓜洲渡头:位于长江与运河交汇处的一个渡口,即今江苏省扬州市南部的瓜洲镇。 9. 天风:从天空吹来的风。 10. 广陵尘:广陵即今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尘”代指世俗纷争。
去完善
赏析
《瓜洲夜泊》这首诗歌以“芳草无情”和“青山有事”为开篇,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感和使命感。诗人把自己比作偶然路过的旅客,无情的芳草似乎在提醒他世事的无常。而“青山有事”则暗示了诗人的忧虑和责任,使他无法忘怀世间的纷扰。 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在瓜洲渡头的夜晚停留,此时的他在江风之中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通过“天风吹尽广陵尘”这句,诗人传达出一种涤荡心灵的力量,仿佛要将一切烦恼和世俗杂念吹散。这种心境既是对过往的释然,也是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瓜洲夜泊》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心灵的探索。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瓜洲夜泊》是高蟾于唐朝时期创作的一首描绘长江夜景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74年,即唐僖宗乾符元年,诗人高蟾时年约50岁。此一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战事频仍,民生疾苦。 高蟾的一生历经磨难,曾在科举考试中多次失利,最终靠献诗得到赏识而步入仕途。他宦海沉浮,坎坷多舛,晚年归隐田园。在人生的这个阶段,高蟾游走四方,时常漂泊在外,夜泊江头,感受到了诗人骚客所共有的孤独与忧郁。 唐朝末年,宦官、权臣相互勾结,残暴掠夺百姓;同时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这种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以诗歌为寄托,借景抒情,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忧国忧民之情。高蟾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他的《瓜洲夜泊》便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