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焚衣街

标题包含
焚衣街
玉指亲裁五彩衣,尚方工作极纖奇。 看来亡国都缘此,爇向通衢了不遗。 鹬羽化为青烧去,雉头还有紫烟随。 更须大字书华表,要使将来尽得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她的手指灵巧地裁剪着五彩斑斓的衣料,皇家工匠们用纤细而奇特的手艺将它缝制而成。 从表面上看,亡国的祸根也许就源于这些精致的服饰,把它们扔在繁华的大街上也不会被遗忘。 鸵鸟羽毛制成的青翠衣裳已被焚烧殆尽,野雉头上的紫烟也随着火焰飘散。 还要在宏伟的石柱上写下大大的字,要让未来的人们都能明白这段历史。
去完善
释义
1. 五彩衣:五色相杂的丝织品。这里是指贵族服饰。 2. 尚方:古代专指宫廷中制造和掌管御用器物的官署。 3. 纖奇:奇特,罕见。 4. 亡国:指国家灭亡,这里指的是秦朝因奢侈而亡。 5. 爇向通衢:在繁华的大街上焚烧。 6. 了不遗:完全不留下。 7. 鹬羽:羽毛。这里指鹬鸟的羽毛。 8. 化为青烧去:化为了青色的灰烬。 9. 雉头:雉鸡的头。这里指雉鸡的羽毛。 10. 大字书华表:在石柱上写大字以示提醒。 11. 要使将来尽得知:要让未来的人们都知道这个故事。
去完善
赏析
《焚衣街》是马之纯的一首讽刺诗,以玉指亲裁、尚方工作等词汇描绘了奢侈繁华的场面,暗示了亡国的导火索。诗人通过"爇向通衢了不遗"这一句表达出将奢华焚毁的决心。同时,他用"鹬羽化为青烧去,雉头还有紫烟随"形象地描绘了焚烧过程中的景象,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场景之中。最后,他主张"更须大字书华表,要使将来尽得知",希望通过记录这些教训来警示后人,避免重蹈覆辙。整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也体现了他的忧国忧民之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焚衣街》是南宋诗人马之纯的一首描绘市井生活的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理宗时期(1225-1264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乱时期,当时北方的金国和蒙古帝国都对南宋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在这段时间里,马之纯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因能力出众而受到皇帝的赏识,被任命为尚书省官员。然而,随着政治局势的恶化,他被迫辞职回乡。在回到家乡后,他开始关注民间的生活状况,创作了许多描绘百姓生活的诗篇。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马之纯看到了许多贫困百姓为了生存而不得不焚烧自己的衣物以换取生活所需。这一现象使他深感痛心,因此创作了《焚衣街》这首诗,以此表达对百姓苦难的同情和对时政的不满。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