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马将军竹枝辞 其五
桑麻影里千余户,弦管声中百许年。
但见年华今日好,也须回首看岩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桑树和麻田在阳光下投下斑驳影子,覆盖了数千户人家;悠扬的乐声传来,仿佛穿越了百年时光。今天的生活似乎很美好,但我们也要回头看看那山岩前的岁月痕迹。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祀马将军:指祭拜马将军的仪式。
2. 竹枝辞:一种古代诗歌体裁,常用于描述地方风俗和历史故事。
3. 桑麻:桑树和麻,这里指代农田和农村生活。
4. 弦管声:音乐之声,这里指代当地的风俗和文化活动。
5. 年华:时光,这里指代美好的时光。
6. 岩前:山岩之前,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个具体的地方或者事件。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祀马将军”为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首句“桑麻影里千余户”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以桑麻为影,象征农家的劳作生活。而次句“弦管声中百许年”则传达出在岁月的长河中,人们通过音乐寻求心灵慰藉的画面。
诗人把这两个画面串联起来,暗示着在历史长河中,无论是劳作还是娱乐,都已成为人们的日常。而在这些日常之中,人们体会到时光流逝之快。于是诗人用“但见年华今日好”表达了对眼前美好生活的欣赏和感慨,同时又以“也须回首看岩前”提醒我们要时刻关注历史的教训,不能因为眼前的繁荣而忘记曾经的苦难。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农村生活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关照,既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又传达了要对历史保持敬畏的深刻哲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祀马将军竹枝辞 其五》是南宋诗人马之纯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79年,即宋孝宗淳熙年间。在这一年里,南宋朝廷与金国达成和议,史称“隆兴和议”,暂时结束了南北对峙的局面。然而,这一时期的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士人之间的党争不断,使国家局势更加复杂。
马之纯生于北宋末年,早年经历了靖康之难,家国沦丧的悲惨遭遇使他忧国忧民之心更为强烈。南宋初年,他投身抗金事业,后因战乱颠沛流离,一度避居乡野。在这首诗中,马之纯通过咏赞马将军英勇善战的事迹,表达了自己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同时,他也寓含着对南宋朝廷内部矛盾和对金政策的不满,流露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