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麒麟
石虎石羊还石人,此间独有石麒麟。
定应侧近藏陵墓,仗此威灵护鬼神。
一石琢成高且大,两头相望俨如真。
参天宰木知何在,今与渔樵作四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石虎石羊陪伴着石人,这里唯一独特的是石麒麟。
毫无疑问附近有藏着陵墓,依靠它的神力护卫着鬼魅神灵。
一块石头被雕琢得高大,两个头互相守望就像真人一样。
遮天蔽日的古老树木如今在何处?现在和渔民樵夫成为邻居。
去完善
释义
《石麒麟》是南宋诗人马之纯创作的一首描绘石麒麟的诗。以下是注释:
1. 石虎石羊:这里指的是陵墓前常见的石刻动物,如石虎、石羊等。
2. 石人:又称翁仲,陵墓前的石人雕像。
3. 侧近:指附近、周边。
4. 藏陵墓:隐藏或隐匿的陵墓。
5. 仗此威灵:依赖这个石麒麟的威严灵气。
6. 一石琢成:一块石头雕刻而成。
7. 高且大:高大。
8. 两头相望:石麒麟的两头相对而立。
9. 俨如真:如同真实的一样。
10. 参天宰木:形容树木高耸入云。
11. 知何在:不知道在哪里。
12. 今与渔樵:现在与渔夫和樵夫。
去完善
赏析
《石麒麟》是马之纯的一首五言律诗,以石麒麟为题,表达了对古代石刻艺术和历史的感慨。诗人首先描绘了石虎、石羊、石人的形象,指出这里独有一种石麒麟的存在,暗示了附近的墓葬遗迹。接着,诗人想象石麒麟作为陵墓的守护神,在参天树木下发挥着镇邪避煞的作用。随后,诗人描绘了一尊高大逼真的石麒麟雕像,表达了对其技艺高超的赞美。最后,诗人提到如今石麒麟与渔樵为邻,表达了时光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叹。这首诗通过对石麒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历史情怀和对石刻艺术的欣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石麒麟》是南宋诗人马之纯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56年,正值南宋绍兴二十六年。在这一年里,马之纯由进士及第,出任饶州司户参军。
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金国南侵、北宋灭亡的历史背景下,南宋偏安江南一隅。虽然国家局势动荡不安,但文人士大夫仍然寄情于山水诗酒之间。马之纯也不例外,他身处这样一个时代,通过对石麒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人生际遇方面,马之纯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他在年轻时就取得了科举功名,但因时局动荡,未能在官场上有所作为。然而,正是这种坎坷的人生经历,使他更加珍视生活中的点滴美好,也使得他的诗歌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在时代背景方面,当时南宋社会繁荣,经济文化发展迅速。文人墨客们热衷于交流诗词歌赋,追求人生的和谐与完美。在这样的环境中,马之纯创作了《石麒麟》等许多优秀的诗篇,展现了他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