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柳
金城四面柳为营,此日征西路再经。
忆昔仅能高咫尺,如今端可拂青冥。
清眸渐隔花中雾,绿发俄悬镜里星。
功业未成多少事,攀枝挽叶泪淋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四周环绕着柳树的金城,今天再次踏上了前往西方的道路。
回想起过去,它曾经仅仅是一个高不过一尺的小地方,现在却已经能够触及天空。
清澈的目光渐渐穿过花朵中的雾气,绿色的头发突然间如同镜子里的星星般闪耀。
尽管事业尚未完成,但仍有许多事情要去做,我紧紧抓住树枝和叶子,眼泪不禁滴落。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金城:古代对西安的称呼,是古代秦国都城所在地。
2. 柳为营:以柳树作为军营的围栏,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的地理环境。
3. 高咫尺:形容树木生长速度很快,短短时间就能长高许多。
4. 拂青冥:指柳树枝条可以触及天空,寓意树木的高大茂盛。
5. 清眸渐隔花中雾:这里的“花中雾”指的是柳絮纷飞的场景。诗句表达诗人随着岁月的流逝,越来越难以分辨柳絮中的景色。
6. 绿发俄悬镜里星:形容柳树绿色的叶子如同镜子里的星星一样悬挂在空中,形象生动。
7. 攀枝挽叶: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功业未成的无奈与感慨。
去完善
赏析
《金城柳》是南宋诗人马之纯的一首描绘柳树及感慨岁月、功名和世事的诗。诗歌以四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在经过金城的柳树林时的感受。
首联“金城四面柳为营”描绘了金城四周的柳树林景象。"营"在这里有驻扎和包围的意思,暗示出柳树林在金城周围形成的保护屏障。"征西"意味着作者向西行进的路程,“再经”则表示他再次经过这个地区,从而揭示了他行走的方向。
颔联“忆昔仅能高咫尺,如今端可拂青冥”通过回忆和现在对比,突出柳树的茁壮生长。"忆昔"表示过去,"咫尺"则形容距离极近,“拂青冥”表明柳树的高度已经接近天空。此句体现了作者感叹时间的流逝与柳树的成长速度。
颈联“清眸渐隔花中雾,绿发俄悬镜里星”描述了柳树在阳光下的美丽形态。"清眸"指明亮的眼睛,象征光明,"花中雾"是对朦胧景象的描绘,而"绿发"则借喻柳树枝叶的绿色光芒。诗人用"俄悬"来表现柳树枝叶被阳光照耀时如同星星般闪烁的景象。
尾联“功业未成多少事,攀枝挽叶泪淋零”则是作者面对柳树和自己事业之间的反思。诗人以"攀枝挽叶"的动作表达了自己对柳树的亲近和寄托,“泪淋零”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完成事业的哀痛和对岁月的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金城柳》是南宋诗人马之纯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2世纪左右,也就是南宋初期。这个时期,由于北宋的灭亡和金人的入侵,中国北方的广大地区沦为了金国的领土。南宋政权偏安江南,无力收复失地,民生疾苦,国家局势动荡不安。
在这个历史背景下,马之纯作为一个有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他的一生经历了北宋末年社会的混乱和民不聊生,也见证了南宋初期的政治斗争和社会矛盾。他的诗歌作品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表现出深沉的历史使命感。
这首《金城柳》诗,正是通过咏叹柳树的生长和变化,寄寓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他通过对“金城柳”这一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