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妆钟
禁鼓城头报五更,景阳楼上打钟声。
只疑仿佛天将晓,不省徘徊月尚明。
闪闪青灯星户缀,松松绿鬓雾窗横。
蜂黄蝶粉都描得,那有鸦儿画不成。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城楼上敲响五更鼓,景阳楼上传来钟声。
似乎觉得天色即将破晓,却未曾注意到月亮依然明亮。
灯光闪烁如同繁星点缀,松松的发髻映衬着雾气弥漫的窗户。
蜜蜂和蝴蝶的斑斓色彩都能描绘出来,乌鸦这种黑色生物又如何不能画出呢?
去完善
释义
1. 禁鼓:古代报时的鼓声。
2. 景阳楼: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的一座著名古楼。
3. 五更:古代夜间计时法,一更分为五更,第五更即天亮时分。
4. 青灯:指油灯。
5. 星户:窗户。
6. 绿鬓:指乌黑的头发。
7. 鸦儿:指眉黛。
去完善
赏析
《促妆钟》描绘了古代女子晨起梳妆的情景。首联写五更时分,禁鼓在城头响起,景阳楼的钟声也随之传来。这一景象标志着即将破晓,暗示着女子早起梳妆的时间到了。颔联以女子的视角描绘出黎明前的朦胧景象:她似乎觉得天色将要明亮,但又觉得月光依然清晰。颈联则详细描写了室内情景:明亮的灯火映衬着窗户上的雾气,显得有些模糊;女子的头发松散,如同绿色的云朵笼罩在她的脸上。尾联则以生动的比喻收尾:虽然她精心描绘了自己的妆容,但脸上的瑕疵却无法完全遮盖。
整首诗通过对声音、光线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一幅黎明前女子梳妆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力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技巧,巧妙地传达了女子对自己容颜的不满和对美的追求。同时,诗歌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外貌的苛求以及女性在其中的无奈与挣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促妆钟》是南宋诗人马之纯的著名诗作,创作于南宋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时,马之纯正身处南宋偏安一隅、金人侵扰频繁的时代背景下。当时中原沦陷,朝廷无力抵抗外侮,人民生活困苦。在这种社会环境中,马之纯一方面对国家的命运感到担忧,另一方面也对民间的生活疾苦充满同情。
马之纯本人曾担任地方官吏,对民间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曾在任上尽力为民解忧,但因政坛腐败而未能大展抱负。这种个人遭遇使他对社会的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使他更加关注民生问题。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马之纯创作出《促妆钟》这首诗歌,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他在诗中描绘了百姓的生活困境,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马之纯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文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