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阙山
不知象魏欲何为,布政颁条总在兹。
凡有往来须仰视,庶几众庶可周知。
后来江左当新造,好向城隅踵旧规。
却指牛头作天阙,此言多少被人嗤。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象魏:古代朝廷外公布法令的橱窗,这里借指颁布政令的地方。
2. 布政颁条:指发布政令、政策。
3. 兹:这。
4. 仰视:抬头向上看,表示对权威的尊重。
5. 庶几:表示希望或期望。
6. 江左:长江下游一带。
7. 新造:新建。
8. 踵:遵循,继承。
9. 旧规:过去的规章制度。
10. 牛头:指南京牛首山。
11. 天阙:天上的宫阙,这里指皇家宫殿。
12. 嗤:讥笑,嘲笑。
去完善
赏析
《天阙山》是宋代诗人马之纯的一首描绘天阙山的诗作。全诗以诗人个人的视角,将天阙山描述得栩栩如生,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首联写天阙山的高大雄伟,仿佛在展示着皇权的威严;颔联则写出天阙山在人们的仰望中显得格外庄严,显示出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颈联则以江左新城的出现,表明了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传承;尾联则是诗人通过讽刺的手法,暗示了世人对于权力和地位的追求。整首诗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又有对社会现实的讽刺,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天阙山》是南宋诗人马之纯所作,创作于1164年。当时正值金兵南侵、宋朝国力衰弱的时期。在这首诗的创作期间,马之纯作为南宋朝廷的一名官员,见证了国家的动荡和百姓的苦难。
马之纯出生在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然而,他生活的时代正处于北宋末年,战乱不断,民生疾苦。他在官场任职期间,目睹了国家政治的腐败和社会矛盾的激化,这使他深感忧虑和责任。因此,他常常以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天阙山》这首诗中,马之纯通过对天阙山的描绘,表达了他的家国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诗中的“山势蟠龙远”形象地描绘了天阙山的险峻气势,也暗示了国家面临的困境;而“风云护九重”则表达了他对国家保护的期望。同时,诗中还流露出他对百姓生活困苦的关注,以及对统治者执政能力的质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