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衣巷
依依燕子可怜生,相向于人真有情。
不道华堂曾止息,如今穷巷莫经营。
六朝盛事同流水,千载遗踪只旧城。
白日飞忙难话此,话时须等夕阳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依恋的小燕子惹人怜,相互对视真是情真意切。
没想到昔日华美的殿堂曾经停驻过,现在却沦落到了破旧的巷子无人问津。
六朝的繁华如同流水般逝去,千年的遗迹只剩下古老的城墙。
忙碌的白天难以细说这些,要谈论时得等到夕阳映照下的宁静时刻。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依依:形容柔密的样子,此处描述燕子的依恋之情。
2. 可怜生:表示惹人怜爱。
3. 相向于人:指燕子相互向人类展示亲近情感。
4. 不道:即不说,意指不知道。
5. 华堂:华丽的大厅或殿堂,这里代指富贵人家。
6. 止息:停止休息的地方。
7. 穷巷:贫困的街巷。
8. 莫经营:没有生意可做。
9. 六朝:指的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共计240年。
10. 流水:比喻时间流逝。
11. 千载:千年。
12. 遗踪:遗留的痕迹。
13. 白日:白天。
14. 飞忙:急速流逝。
15. 难话此:难以说出这番景象。
16. 话时:谈论的时候。
17. 等:等到。
18. 夕阳明:夕阳西下之时,天边一片光明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乌衣巷》是唐代诗人马之纯的一首描绘南京乌衣巷的诗篇。首句“依依燕子可怜生”描述了燕子的依恋之情,通过燕子的活动形象地描绘了乌衣巷曾经的繁华景象。紧接着的“相向于人真有情”则是赞美燕子的忠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于乌衣巷历史的感慨与怀想。
“不道华堂曾止息,如今穷巷莫经营”则是对乌衣巷今昔变化的对比,昔日华丽的宅邸现已衰落,无人问津,暗示着历史的变迁和岁月的沧桑。接下来的“六朝盛事同流水,千载遗踪只旧城”则更进一步地传达了这种历史变迁的思想,强调过去的繁华已经消逝,而留下的只有旧城遗迹。
“白日飞忙难话此,话时须等夕阳明”表现了作者的伤感和怀念之情,言下之意是在忙碌的生活中很难有时间去细细品味这些往事,只有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才有心情去回味和感叹。整首诗借乌衣巷的历史变迁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深深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乌衣巷》是南宋诗人马之纯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此词创作于公元1186年。作为南宋时期的一位文人,马之纯生活在一个民族矛盾激化的历史时期,这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南渡之后,马之纯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因战乱多次搬家,直至定居乌衣巷。这期间,他的生活充满了艰辛与困苦。但身处乱世并未磨灭他高尚的情怀,反而激发了他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在《乌衣巷》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乌衣巷的繁华景象,并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
在南宋时期,朝廷内外政治斗争激烈,民族矛盾尖锐。当时金国侵占北方领土,南宋偏安江南一隅。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许多爱国文人以诗歌抒发了忧国忧民的心情。马之纯也不例外,他用自己的作品倾诉了对故土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
总的来说,《乌衣巷》的创作背景是南宋时期复杂的历史环境,诗人马之纯经历了战火纷飞的岁月,凭借着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写下了这首充满浓厚家国情怀的词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