麾扇渡
此扇拈来一羽轻,如何退得十千兵。
百年雨露蒙君赐,一日衣冠系贼营。
正欲倒戈为向背,远观挥手极分明。
而今但得旌旗白,便可中原取次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把扇子拿在手中轻盈如羽毛,怎么能抵挡十万敌军呢?
百年的滋润养育是君主赐予的恩惠,一天之中却投身贼寇营地。
准备调转枪头变换立场,远远地看到挥舞的手势非常明确。
如今只要军旗变清白,就可以在中原地带自由驰骋了。
去完善
释义
1. 麾扇:古代的指挥工具,指代军中的号令大权。2. 羽轻:形容扇子轻盈。3. 十千兵:泛指众多士兵。4. 百年雨露:指君王对臣子的庇护之恩。5. 一日衣冠:指一次军事行动。6. 系贼营:指进入敌方的营地。7. 向背:古代战争中指决定投向哪一方。8. 中原:指中国中部地区。9. 取次行:随意行走,意指随心所欲地行动。
去完善
赏析
《麾扇渡》是一首描述战争的诗歌。诗人以手中的一把扇子作比喻,描绘出战场上的风云变幻。首先,诗人通过手中的扇子轻盈地挥舞,表达出面对敌军的从容与自信。接着,诗人表达了受到皇恩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原因。然后,诗人描述了自己在面对敌人时果断决策的过程,表现出英勇善战的品质。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胜利的信心,只要军队的旗帜洁白无瑕,就能在中原大地上取得胜利。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军事才能和爱国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麾扇渡》是南宋诗人马之纯的一首描绘江上风光的佳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时期,即公元1127-1279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北宋灭亡,南宋建立,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然而,南方经济相对繁荣,文化事业也有所发展。
马之纯在这个时期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他出身书香门第,早年曾受到儒家教育的熏陶。后来,他投身于南宋政权,担任过地方官吏,治理过一方水土。在任期间,他关心民生,整顿吏治,颇有政绩。然而,由于南宋朝廷腐败,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最终辞官回乡,过上了隐居生活。
在隐逸生活中,马之纯游历江南山水,寄情于诗酒之间,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的诗篇。《麾扇渡》便是其中的一首诗。在这首诗中,马之纯通过对麾扇渡一带江上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他在那个动荡时代的无奈和迷茫。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