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覆杯池

标题包含
覆杯池
当初一马过江来,幕府山头刈草莱。 无数流离未安集,几多政事合图回。 只应早起观庭燎,安得时常近酒杯。 江左中兴仗谁力,一池春水泛新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当初孙权单骑渡江时,他在幕府山头上清理杂草。 许多百姓流亡在外尚未安定下来,国家大事亟待解决。 你应该早点起来关注时事,怎能常常沉迷于酒杯呢? 江南的中兴需要依靠谁的力量?这就像一池春水中泛起的新酒。
去完善
释义
1. 马之纯:南宋诗人。 2. 覆杯池:在今江苏南京附近,据传因东吴周瑜战败而丢盔弃甲得名。 3. 当初:指三国时期。 4. 一马渡江:指东吴名将周瑜于赤壁之战后随军渡江。 5. 幕府山:位于今江苏南京,古时为东吴军事指挥机构所在地。 6. 刈草莱:割除杂草,喻指平定江南地区。 7. 流离未安集:形容战乱中的百姓生活困苦。 8. 政事合图回:指国家政治事务纷繁复杂。 9. 庭燎:古代宫廷中照明的火炬。 10. 酒杯:此处指饮酒作乐的场合。 11. 江左:长江下游地区。 12. 中兴:指国家由衰转盛的过程。 13. 仗谁力:依靠谁的力量。 14. 新醅:新酿的酒。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覆杯池”为题,表达了江左中兴的期许和希望。首句“当初一马过江来”,形象地描绘了渡江而来的情景,传达了诗人关注时事、心系国家的精神风貌。第二句“幕府山头刈草莱”,则强调了战后重建的重要性,表现出诗人对于民生疾苦的关注。 接下来的两联中,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流离失所的百姓的关注,以及对朝政改革的期待。他提出早起观察国家局势,关注百姓的生活,同时抒发自己无法时常陪伴酒水的无奈,彰显出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 最后一句“江左中兴仗谁力,一池春水泛新醅”,诗人以春水泛新醅的景象,暗示着国家中兴的希望。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真挚,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的热切期盼和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覆杯池》是南宋著名诗人马之纯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马之纯生活在一个风雨飘摇的时期,当时金国对南宋的威胁日益严重,国家政治局势不稳。尽管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马之纯仍然坚持自己的文学理想,创作出许多优美的诗篇。 马之纯在庆元年间担任池州知州,在此期间他游览了覆杯池,并写下了这首描绘池水的壮丽景色的诗篇。覆杯池位于安徽省贵池区,是一处历史悠久的风景名胜。马之纯通过对池水的描写,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美好世界的向往。 在庆元年间,南宋朝廷内部党派纷争不断,对国家政治产生了严重影响。面对国家的危机,马之纯作为一名有良知的文人,深感责任重大。他在诗中通过对覆杯池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关怀。这种情感在他的诗篇中得到充分表达,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现实意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