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天晚霞
鲛人织出绡五色,冯夷不敢閟深泽。
闯得烛龙归崦嵫,横舒几占半天碧。
光绚列岑浮紫翠,琉璃倒蘸成琥珀。
何当乘风掣下来,并州快剪随意划。
制就诗囊百万个,分与江湖放吟客。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鲛人在五色斑斓的丝绢上编织著,河神冯夷也不敢在深潭中隐没。
鲸鱼跃起照亮了崦嵫山,伸展身躯占据了半天的碧海。
光辉闪烁着翡翠与紫色,透明如琉璃的水面宛如琥珀。
何时能驾驭长风降临人间,用并州的剪刀自由剪裁。
制作成千上万的诗囊,分发给江湖之上的诗人吟唱。
去完善
释义
1. 鲛人:神话传说中的一种水生生物,能织丝。
2. 绡五色:指美丽的丝织品。绡,丝绸;五色,五彩斑斓。
3. 冯夷:神话传说中的水神,也作河伯。
4. 閟深泽:将深水藏在深处。閟,隐藏;深泽,深水处。
5. 烛龙:神话中的神兽,能照亮黑暗。
6. 崦嵫: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日落之处。
7. 横舒:舒展,铺开。
8. 光绚列岑:形容光芒照耀在排列的山峰上。光绚,光彩照人;列岑,一排排的山峰。
9. 紫翠:紫色和绿色,指晚霞的色彩。
10. 琉璃倒蘸成琥珀:形容晚霞的绚丽色彩。琉璃,透明宝石;倒蘸,颠倒;琥珀,一种化石。
11. 何当:何时能够。
12. 并州快剪:并州,古代地名,产剪刀;快剪,锋利的剪刀。
13. 诗囊:装诗稿的袋子。
14. 江湖放吟客:在江湖中游历的诗人们。放吟客,诗人;江湖,江河湖泊。
去完善
赏析
《湖天晚霞》是清代诗人盛烈创作的一首描绘晚霞景象的诗。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形象的比喻,展现了晚霞的壮丽景色。首先,诗人以“鲛人织出绡五色”来形容晚霞的色彩斑斓,如同鲛人在水面编织出的五彩纱。接着,诗人又以“冯夷不敢閟深泽”来表达晚霞的美丽使得水神冯夷都不敢轻易靠近。
然后,诗人以“闯得烛龙归崦嵫”来形容晚霞映照天空的景象,仿佛是天上的烛龙闯入了崦嵫山。接下来,诗人又以“横舒几占半天碧”来描绘晚霞铺满天空的情景,如同一片绿色的屏障占据了半天天空。
在描写完晚霞的壮丽景象之后,诗人又通过“光绚列岑浮紫翠,琉璃倒蘸成琥珀”来展现晚霞的光彩绚烂,犹如紫翠的山峰倒映在水中,形成一片琉璃般的世界,又如琥珀般的璀璨光辉。
最后,诗人表达了想要乘风而下,用并州快剪裁剪下这美丽的晚霞,制成无数诗囊,分给江湖中的吟咏之士,让他们也能欣赏到这壮丽的景色。整首诗通过对晚霞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湖天晚霞》是唐朝诗人盛烈的一首描绘晚霞美景的诗篇。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此时的盛烈正担任地方官员,闲暇之余常常流连于山水之间,寻找创作灵感。
在创作《湖天晚霞》时,盛烈所处的历史背景正值唐朝盛世,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蓬勃发展。这一时期,诗歌创作尤为盛行,许多脍炙人口的唐诗均诞生在这一时代。盛烈深受当时社会氛围的熏陶,他的诗作往往洋溢着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个人生活方面,盛烈仕途顺利,家庭和睦。他热爱山水,喜欢结交文人墨客,时常举办雅集,共赏美景,畅谈人生。然而,在他晚年时,由于战乱和家庭变故,他的心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诗作也趋于深沉。尽管如此,他在《湖天晚霞》中所展现出的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仍然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