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晚眺二首 其一

标题包含
晚眺二首 其一
依稀风景小羌村,不欠东屯稻菽园。 阿魏捣香风送响,雕胡擘玉水开痕。 招邀紫翠山当座,摽拨红黄菊上盆。 世上去来俱是客,随风吹送梦归魂。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一夔,字时举,号古愚,明朝人,生卒年不详。他是明朝的一位著名学者,以博学多才、品行高洁而著称。 方一夔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对经史子集都有深厚的造诣。他的学问广...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朦胧的小村庄景色如画,不像东屯的稻谷和豆类那么饱满。 阿魏的香气随风飘散,雕胡的玉质在水中绽放痕迹。 紫色的青山在旁边做靠山,红色黄色的菊花装饰着花盆。 在这个世界来来去去都是过客,随着风儿的吹拂带我们进入梦境回归灵魂之居。
去完善
释义
1. 小羌村:指四川盆地周边的小村庄。 2. 东屯:四川省剑阁县的一处稻田。 3. 稻菽园:即稻田。 4. 阿魏:一种中草药。 5. 雕胡:指茭白。 6. 擘玉:切茭白的动作。 7. 紫翠山:形容远山色彩变幻。 8. 摽拨:指把植物拔起来。 9. 黄菊:菊花的一种,色泽偏黄。 10. 随风吹送:随风飘散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晚眺二首 其一》,描绘了作者眼中宁静祥和的农村景象。首句“依稀风景小羌村”以一种朦胧的方式展现了小羌村的美好风光,令人陶醉其中。接下来,诗人以“不欠东屯稻菽园”表达了农村物产丰富、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图景。 第二联中,“阿魏捣香风送响,雕胡擘玉水开痕。”巧妙地将乡村生活中平凡琐事融入诗歌之中,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捣香的风声和雕胡浮出水面时产生的痕迹,生动地勾画出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场景。 诗的第三联用“招邀紫翠山当座,摽拨红黄菊上盆。”来形容乡野的自然之美,紫翠的山峦与红黄的菊花相映成趣,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尾联则借“世上去来俱是客,随风吹送梦归魂。”抒发了人生哲理,点明人生无常,应顺其自然的心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乡村景色的描绘,寓情于景,既表现了诗人深厚的田园情怀,又抒发了作者对生活哲理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晚眺二首 其一》是南宋诗人方一夔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渡之后,即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这个时期正值南宋建立之初,战乱频仍,民生疾苦,而诗人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对此深感忧虑。 在诗人的生活中,他曾出任过地方官员,对民间的疾苦有深刻的了解。在这段时间里,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的破坏和人民生活的困苦,这些都成为了他创作的素材和灵感来源。他的诗歌既有对战争和苦难的谴责,也有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南宋朝廷偏安江南,北方沦陷于金人。南宋政权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实行了一些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改革措施。然而,这些改革并未能彻底解决社会问题,反而加剧了社会矛盾。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诗人方一夔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