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尹师鲁
十年一梦花空委,依旧河山损桃李。
鴈声北去燕南飞,高楼日日春风里。
眉黛石州山对起,娇波泪落妆如洗。
汾河不断天南流,天色无情淡如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十年如梦匆匆过,花谢花开空余恨,山河仍在,桃李却已凋残。大雁向北飞去,燕子向南归巢,每天在这高楼上,我都在春风之中感受着时光的流逝。远处的石州山脉若隐若现,犹如女子的黛眉;她泪光盈盈,仿佛是水洗过的妆容。汾河水滔滔不绝,流向南方,天空的无情如同水的清澈,淡淡的,没有波澜。
去完善
释义
1. 十年一梦:形容时间流逝得很快。
2. 花空委:指花儿凋谢,形容美好的事物消逝。
3. 河山:指山河大地,这里可能代指中国。
4. 桃李:桃和李,这里可能用来比喻学生们。
5. 鴈声:雁的叫声,形容秋天的到来。
6. 燕南飞:燕子往南飞,描述季节变换。
7. 高楼:这里可能指诗人所在的地方。
8. 眉黛:眉毛,这里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9. 石州:古地名,位于今天的山西省吕梁市。
10. 娇波泪落:形容女子哭泣的样子。
11. 妆如洗:形容女子的妆容被泪水冲洗掉。
12. 汾河:黄河支流,位于今天的山西省。
13. 天南流:汾河自北向南流淌。
去完善
赏析
《寄尹师鲁》是石延年的一首抒情诗。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首联“十年一梦花空委,依旧河山损桃李”,诗人以“十年一梦”开篇,形象地描述了时光的流逝。“花空委”寓意美好的时光已经逝去,“损桃李”则表达了山河变迁的感慨。这一联通过对比的手法,传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深深怀念和对现实的不甘。
颔联“鴈声北去燕南飞,高楼日日春风里”,诗人借鸿雁北飞、燕子南归的意象,表达了离别之情。“高楼日日春风里”则是诗人对友人所在之地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联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期许融为一体,使得情感表达更为丰富。
颈联“眉黛石州山对起,娇波泪落妆如洗”,诗人运用“眉黛”、“娇波”等词汇,勾勒出女子的美丽容颜。“泪落妆如洗”则暗示女子伤心落泪,仿佛洗净了妆容。这一联通过描绘女子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尾联“汾河不断天南流,天色无情淡如水”,诗人借助汾河水不断地流淌,以及天色的无情变化,表达了时光的无情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这一联与首联相呼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寄尹师鲁》是北宋诗人石延年所作,创作于公元1040年左右。石延年,本名石曼卿,字安仁,河南洛阳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诗人。
当时正值宋仁宗年间,朝政相对稳定,但仍有诸多矛盾和纷争。石延年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从地方官职逐渐晋升至中央官职。他曾任通判、知州等职,后因政绩显著受到皇帝赏识,被任命为尚书左丞。然而,他在官场上的升迁并没有让他感到满足,反而使他愈发忧虑国家的前途命运。
在这一时期,石延年与好友尹师鲁之间的交往颇为频繁。尹师鲁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们共同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化交流,互相激励和支持。石延年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尹师鲁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总之,《寄尹师鲁》这首诗是在石延年人生起伏、时代风云激荡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在艰难岁月中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