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次山见寄
啼鴂匆匆又一春,别来知我更思君。
畧无天气花时雨,长遣人愁日暮云。
手自爱弹招隠曲,心知不作送穷文。
秋风鱼蟹松江上,重约论诗醉夜分。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啼莺匆匆又一年,分别后我更加思念你。
几乎没有遇到花开时的雨水,却常常在日落时分看到令人忧愁的云朵。
我亲手弹奏了这首《招隠曲》,心里明白我不能为你写出送别的文章。
期待在秋天的松江上一边欣赏鱼和蟹,一边重新约定晚上一起谈论诗歌并沉醉其中。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和次山见寄:这首诗的题目是《和次山见寄》,“和”表示唱和、答复的意思,“次山”是指作者的朋友,这首诗歌是对次山来信的回应。
2. 啼鴂:鸟类,这里指春天的鸟鸣声。
3. 匆匆: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4. 又一春:又一个春天过去了。
5. 别来:分别之后。
6. 思君:想念朋友。
7. 畧无:没有。
8. 天气:季节气候。
9. 花时雨:开花时节的雨。
10. 长遣人愁:常常使人忧愁。
11. 日暮云:傍晚的云彩。
12. 手自:亲自。
13. 爱弹:喜欢弹奏。
14. 招隠曲:古代隐逸主题的乐曲。
15. 心知:心里明白。
16. 不作:不写。
17. 送穷文:旧时除夕写的文章,寓意驱除贫困。
18. 秋风:秋天的风。
19. 鱼蟹:鱼类和螃蟹。
20. 松江:今上海市松江区,这里有著名的鲈鱼和螃蟹。
21. 重约:再次约定。
22. 论诗:谈论诗歌。
23. 夜分:夜晚的时刻。
去完善
赏析
《和次山见寄》是一首情感深厚的唱和之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真挚友谊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开篇以“啼鴂匆匆又一春”起兴,既点明了季节变换、时光流逝的背景,也为全诗营造了感伤的气氛。紧接着的“别来知我更思君”直接抒发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凸显了双方之间深厚的友情。
在接下来的两联中,诗人借自然景象表达对友人的挂念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略无天气花时雨,长遣人愁日暮云”描述了春天的晴天丽日和秋天的落日余晖,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波澜起伏。
而在尾联中,诗人又以生动的画面描绘了与友人相聚的时光,如“秋风鱼蟹松江上,重约论诗醉夜分”,传达出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与憧憬。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次山见寄》是南宋诗人孙应时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74年前后,此时正值南宋时期,距离靖康之耻已有几十年,但国家仍然面临着金人的威胁。
在创作此诗时,孙应时正身处江湖游宦之中,远离朝廷,对国家的安危忧虑重重。他在人生的这个阶段,经历了世态炎凉、宦海沉浮,深感壮志难酬,但却始终保持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
这个时代的相关背景是,南宋朝廷在经历了靖康之耻后,虽然偏安江南,但仍然面临着金人的压迫。而民间则遭受着繁重的赋税和战乱的痛苦。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志士都渴望能够为国家尽一份力量,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抱负难以实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