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吕不韦春秋

标题包含
吕不韦春秋
秦市金悬鲁史修,措辞当日两难求。 书传果在西迁后,锥口诸儒未必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载(1020年-1077年),字子厚,世称横渠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关学创始人。他出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祖籍开封府祥符县(今河南开封)。 张载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年轻时曾游历四方,...查看更多
滒萯笩、芣過汐_8957
去完善

译文
在秦国市场用金子悬赏修订鲁国历史,当时寻求这种才情和表达可谓难能可贵。据说这个传统流传至西方之后,许多知识分子还是不断追求完美的修辞和文笔。
滒萯笩、芣過汐_8957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吕不韦春秋:古书名,也指以春秋战国为背景的历史时期。 2. 张载:明代文人,生平不详。 3. 秦市金悬鲁史修:指战国时期秦国宰相吕不韦召集门客撰写《吕氏春秋》的事迹。其中“秦市金悬”指的是吕不韦在秦国主持市场交易的事务;“鲁史修”则指孔子的弟子们整理和修订《春秋》的历程。 4. 措辞当日两难求:形容当时的学者为了达到准确的表达而反复修改文辞的状况。 5. 书传果在西迁后:表示古人对于古代典籍的传播和理解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西迁”在这里可理解为历史的变迁和时间流逝。 6. 锥口诸儒未必休:比喻学者们在学术研究上永不满足、锲而不舍的精神。其中“锥口”取自“锥心泣血”这个成语,意指为求得知识而付出巨大努力。
滒萯笩、芣過汐_8957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文人墨客对于学问的执着追求。前两句“秦市金悬鲁史修,措辞当日两难求”描述了在当时那个时代,人们为了得到一本珍贵的古籍不惜花费重金,同时也反映了学者们在著书立说时的严谨态度和艰辛过程。 而后两句“书传果在西迁后,锥口诸儒未必休”则暗示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文化传承的力量始终生生不息,尽管学者们孜孜以求的精神可能受到了种种困难和挑战,但他们始终未曾放弃过自己的理想与信念。
滒萯笩、芣過汐_8957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吕氏春秋》是一部古代中国的儒家经典著作,由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编纂。这部书完成于公元前239年,是秦朝统一六国前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年里,秦国的国力日益强大,但由于种种原因,秦始皇嬴政还未完全掌握实权,仍受到母亲和吕不韦的制约。因此,这段时间是政治斗争激烈、局势变化无常的时期。 在这个背景下,吕不韦以维护秦国利益为己任,希望通过推广儒家文化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他组织了一群学者,对先秦诸子的学说进行整合创新,形成了《吕氏春秋》这部巨著。书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观念,如“无为而治”、“民本主义”等,为秦朝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然而,随着秦始皇逐渐掌权,吕不韦的政治地位逐渐下降,最终在公元前235年被罢黜并自杀身亡。尽管如此,《吕氏春秋》所倡导的儒家思想仍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滒萯笩、芣過汐_8957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