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郭元德二首 其一

标题包含
次郭元德二首 其一
马周淹逆旅,梦寐忆常何。 琴古知音少,囊空得句多。 凄凉怜我老,慷慨为谁歌。 三尺匣中剑,时时自濯磨。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俞德邻(1894年-1973年),原名俞明震,字德邻,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外交家和教育家。 早年经历:俞德邻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在1911年参加...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客人淹留于旅馆之中,梦境与记忆交织着常何。 古老的琴音难以寻觅到知音,然而囊中空空却收获了许多美妙的诗句。 清苦的生活让我感受到无尽的凄凉,但我的慷慨悲歌是为了谁呢? 那柄收在三尺匣中的宝剑,仍时刻保持着锋利的光芒。
去完善
释义
1. 马周:唐朝初期的一位贤能之士。 2. 淹:在...停留。 3. 逆旅:旅馆,指旅行者居住的地方。 4. 梦寐:在梦中。 5. 常何:唐初开国功臣之一,与马周有交情。 6. 琴古:指古代名琴。 7. 知音:能理解自己的人。 8. 囊空:指钱财缺乏。 9. 得句:吟咏成诗。 10. 凄凉:形容心境悲伤凄切。 11. 慷慨:形容感情热烈,语调激昂。 12. 为谁歌:为何而歌唱。 13. 三尺匣:剑匣。 14. 时时:时常。 15. 濯磨:清洗打磨,比喻自我修养。
去完善
赏析
《次郭元德二首 其一》是南宋诗人俞德邻的一组诗中的一首。这首诗借用了历史上的一些典故和象征,表达出诗人的孤独、苍凉与豪放之情。首联以马周曾淹留逆旅,梦中思念常何的故事喻示自己期望得到知己的赏识;颔联以古琴象征诗人的才华,囊空意指自己处境艰难,但仍然能写出许多美妙的诗句;颈联通过“凄凉”和“慷慨”两个情感词汇,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年老的哀伤以及面对生活不屈的精神风貌;尾联则以匣中剑自喻,寓含诗人不断修炼自己,期待有朝一日能够建功立业的信念。整首诗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目标的坚定信念,凸显了南宋文人特有的坚韧气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郭元德二首 其一》是南宋诗人俞德邻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46年,正值宋元之际,社会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尖锐。在这个时期,俞德邻作为南宋朝廷的官员,亲身经历了南宋的衰落和蒙古的崛起,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前途感到忧虑和担忧。 俞德邻在这一时期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任吏部尚书,但因直言敢谏而遭贬谪,被外放到地方任职。他的政治抱负未能实现,却见证了南宋的衰亡和蒙古铁蹄的践踏。这使他深感痛心,从而在诗中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时代背景方面,这一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历史上的大变局。南宋王朝已经走到了尾声,北方的蒙古帝国正在逐渐壮大,成为东亚地区最强大的势力。蒙古军队的铁蹄踏遍了欧亚大陆,给许多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然而,这个时期的中国人民并未屈服于强敌,而是顽强抵抗,捍卫家园。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也在俞德邻的诗中得到体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