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君为从事东归

标题包含
送君为从事东归
秋半饬归艎,轻桡入水乡。 吴歌闻子夜,陶菊见重阳。 月浦鲵收浪,霜空鸟拂樯。 南冠归未得,潘鬓莫苍浪。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胡宿(995年-1067年),字武平,北宋时期著名文人、政治家。他出生于江苏苏州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胡宿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于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中进士,历任地方官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秋天过半准备归家,轻轻划船进入水乡。在江南水乡聆听夜晚的歌声,欣赏陶渊明笔下的菊花。月光下鱼儿收回波纹,霜降的天空中鸟儿掠过船帆。南冠之人仍未归家,潘岳的头发不能再次染黑。
去完善
释义
1. 饬:整治,整理;指收拾行装准备出发。 2. 艎:船的别称。 3. 桡:桨。 4. 吴歌:江南地区的歌曲。 5. 子夜:夜晚的时间。 6. 陶菊:即菊花,因陶渊明爱菊而得名。 7. 重阳:即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8. 月浦:月光下的江滩。 9. 鲵:即娃娃鱼,在此比喻鱼群。 10. 霜空:被寒霜覆盖的天空。 11. 鸟拂樯:飞鸟掠过船桅。 12. 南冠:此处代指被贬谪的官吏。 13. 潘鬓:潘岳(字安仁)曾自咏其发白曰“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后因以“潘鬓”表示中年以上的人头发变白的情形。 14. 苍浪:形容发色灰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胡宿送别友人赴任时所作,表达了诗人的惜别之情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首联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无奈和感慨。颔联则通过对吴歌和陶菊的描述,展示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在任职期间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挑战。颈联通过月浦、鲵收浪、霜空、鸟拂樯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秋天萧瑟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担忧和不舍。尾联则用“南冠归未得,潘鬓莫苍浪”作结,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前途的忧虑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从而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离别愁绪。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送君为从事东归》是唐朝诗人胡宿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的创作时间是唐玄宗天宝年间(742年-756年),这个时期正是唐朝的鼎盛时期,也是胡宿生活比较安定的一个阶段。 在这个时间段里,胡宿作为一个文人,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时常聚在一起谈诗论道,抒发情怀。这首诗便是胡宿在送别朋友时所作,表达了他们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 当时的社会风气也比较开放,人们崇尚儒家思想,注重个人品德修养,这为胡宿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此外,唐朝的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