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虢国夫人夜游图

标题包含
虢国夫人夜游图
佳人自鞚玉花骢,翩如惊燕蹋飞龙。 金鞭争道宝钗落,何人先入明光宫。 宫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 坐中八姨真贵人,走马来看不动尘。 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 人间俯仰成今古,吴公台下雷塘路。 当时亦笑张丽华,不知门外韩擒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词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州眉山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想当年人们也曾嘲笑张丽华的奢靡生活,却不料门外已有韩擒虎率领大军压境,即将改朝换代。
去完善
释义
张丽华:南朝陈后主宠妃;韩擒虎:隋朝将领,曾率军攻破建康灭陈。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开篇生动刻画了虢国夫人骑乘玉花骢出游时的优雅姿态,通过“金鞭争道”等细节描写凸显出其身份地位之高及出行场面之盛大。接着描述宫廷内的娱乐情景以及八姨的显赫形象,进一步渲染出那个时代的繁华盛景。“明眸皓齿”两句突然转折,由现实转向虚幻,表达了美好事物易逝的哀伤。最后四句借古喻今,以张丽华的故事警示世人不要沉溺于眼前的荣华富贵,因为世事难料,盛极必衰。整首诗构思巧妙,语言凝练,既是对画作内容的解读,也是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苏轼正处在他文学艺术成就的巅峰阶段。当时他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仕途受挫,对人生有了更深沉的思考。此诗以唐代杨贵妃姐妹虢国夫人夜游为题材,借古喻今,表达对繁华易逝、盛衰无常的感慨。诗中描绘了唐朝天宝年间那段奢靡生活,暗含讽喻之意,也寄托着作者对历史兴亡的独特思考。通过描写画中场景,诗人不仅展现了高超的艺术鉴赏力,更抒发了对人世沧桑的无限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