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六桥行

标题包含
六桥行
芙蓉苑。 记试酒清狂,亸鞭游遍。 翠红照眼。 凝芳露、洗出青霞一片。 垂杨两岸。 窥镜底、新妆深浅。 应料似、锦帐行春,三千粉春矜艳。 邂逅系马堤边,念玉笋轻攀,笑簪同欢。 岁华暗换。 西风路、几许愁肠凄断。 仙城梦黯。 还又是、六桥秋晚。 凝望处,烟淡云寒,人归雁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抱歉,我无法为您提供关于周端臣的详细信息。
去完善

译文
荷花池塘。 记住那时饮酒时的狂放姿态,闲暇时,骑着马儿游遍了周围景色。满眼都是翠绿的树木和红花相映。凝聚着芳香的露水如同洗出了一片青霞。两岸的垂柳轻轻摆动,好像在照着镜子打量自己深浅不一的新妆。那样子就像行走在春天的花丛中,有三千位佳人也在各自展现自己的艳丽。 偶然间,把马系在堤坝边,回忆着以前轻盈地攀附玉笋的场景,也曾一同欢笑地戴过花簪。岁月的流逝总是悄悄的,伴着西风的道路有多少次让人心生忧愁,感慨万千。这边的仙境一般的城市却让我感到一阵黯淡。马上又到了六桥的秋天傍晚时分。凝望远方,那里烟雾淡淡,云层沉沉,人们已回家,而大雁也飞向了远处。
去完善
释义
1. 芙蓉苑:古代贵族游玩的地方。 2. 垂杨两岸:指柳树生长在河的两岸。 3. 玉笋轻攀:形容美丽的女子。 4. 笑簪同欢:形容一起游玩的欢乐场景。 5. 仙城梦黯:形容梦境美好却又遥不可及。 6. 六桥:在杭州西湖苏堤上。 7. 烟淡云寒:形容秋天的萧瑟景象。
去完善
赏析
《六桥行》周端臣 本诗描绘了杭州西湖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感慨。首联点明地点“芙蓉苑”,通过回忆昔日醉酒、骑马游西湖的情景,展示了湖光山色之美。紧接着用“青霞一片”来比喻湖面波光粼粼的景象,生动形象。颔联描述岸边垂柳与湖中美景相映成趣,犹如美人在镜前梳妆打扮,凸显了西湖之秀美。颈联则将西湖美景比作春天里盛开的桃花,展现其绮丽景象。 诗人以“邂逅系马堤边”开篇,回忆起往昔与朋友共同游玩的美好时光,笑声依旧在耳边回响。然而时光荏苒,如今只能在秋风中独自行走,感叹青春不再,昔日欢愉已难复现。而尾联则以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寂寥画面,揭示出岁月流逝的无情,令人叹惋。整首诗既有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也有诗人对年华易逝的惆怅,情感真挚,富有诗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六桥行》是南宋诗人周端臣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歌描绘了西湖的秀丽风光和游人的欢声笑语,表现了作者对江南水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南宋时期,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特别是江浙一带的城市,如杭州、苏州等地,繁华程度已经达到了空前的高峰。周端臣作为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他的诗歌作品往往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在创作这首《六桥行》时,周端臣的人生经历也相对较为顺利。他出身书香门第,受过良好的教育,后来在朝廷担任一定的官职,对民间生活有着深厚的了解和体验。这也使得他的诗歌作品中充满了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和同情,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 此外,周端臣所处的时代正值南宋中后期,当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这种社会环境为周端臣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他的诗歌作品既具有个人的独特风格,又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