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观潮行

标题包含
观潮行
吴山越山相对青,中有滚滚长江横。 长江谁道不曾改,年来一半沙填平。 潮生潮落何时了,万古人间一昏晓。 岁岁吴侬来看潮,不知潮送吴侬老。 酒楼笙歌喧醉耳,客帆翻覆云涛里。 悠悠哀乐永相忘,空江落日秋风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抱歉,我无法为您提供关于周端臣的详细信息。
去完善

译文
吴山与越山相互映衬,展现出一片青青之色,其间有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江。但谁说长江从未改变?如今已有近半的河床被沙砾填满。潮起潮落似乎永无止境,人间的千秋万代也不过是一个黄昏和一个黎明的轮回。年复一年,江南百姓前来观潮,却未曾留意到,其实潮水也在悄然地见证着他们的老去。 江边的酒楼上,歌舞声、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让人陶醉其中;而客船则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起伏翻腾。悲欢离合的故事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上演,又都被渐渐遗忘。只留下空旷的江水、落日余晖和萧瑟的秋风。
去完善
释义
《观潮行》注释: 1. 吴山:指江苏一带的山脉。 2. 越山:指浙江一带的山脉。 3. 长江:指长江水,这里形容江水滚滚流动。 4. 昏晓:表示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寓意时间流逝。 5. 吴侬:古代对江苏地区人的称谓。 6. 笙歌:指演奏音乐庆祝节日。 7. 醉耳:指沉浸在音乐中的人。 8. 客帆:来往船只上的风帆。 9. 翻覆:表示船只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颠簸。 10. 空江:空旷的江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观潮行》以吴山越山的苍翠为背景,展现了滔滔长江的壮丽景观。作者用“潮生潮落”来比喻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常,而看似重复的生活轨迹却悄然改变了大自然——一半沙洲已被填平。这句颇富哲理,令人深思。 此外,画面中的“酒楼笙歌”与“客帆翻覆”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世人沉醉于声色犬马的生活,却忽略了生命本身的无常。最后两句,通过描绘江面日落、秋风乍起的景象,提醒人们珍惜时光,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整首诗意境悠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观潮行》是南宋诗人周端臣创作的一首描述钱塘江观潮的古诗。据考据,这首诗歌创作于公元12-13世纪之交,正处于北宋末期至南宋初期。在这期间,宋金战争频发,国家局势紧张,人民生活困苦。 在这个背景下,作者周端臣以诗人的敏锐视角,通过对钱塘江潮水的描绘,表达了对家国山河的热爱以及对民族精神的赞颂。他在诗歌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以及观潮者们激动人心的欢呼声,展现了人民众志成城、共赴国难的信念和决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