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
莫问门无长者车,只图深巷乐樵渔。
一园黄落食无限,万壑碧蓑衣有余。
鴈足北来归讯杳,马蹄南去故人疎。
东风看整朝天旆,多少功名在故庐。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不要关心门口没有长者的车马,只在深巷中享受打鱼砍柴的乐趣。
满园落叶但吃不尽,穿蓑衣也能行走万水千山。
大雁北飞带来远方的消息却杳无音信,马蹄南下与故人渐渐疏远。
春风吹起,观看那旗杆上整齐的旗帜,有多少功名利禄还在老屋之中。
去完善
释义
1. 莫问门无长者车:表示不需要询问是否有达官贵人的车马,表现诗人不愿与权贵结交的心境。
2. 黄落:指秋天草木枯黄凋落的景象。
3. 雁足:借指书信。古人认为鸿雁能够传递信息,雁足代指信件。
4. 马蹄南去:指南宋朝廷迁移至南方的事实。
5. 朝天旆:指向天而立的旗帜,寓意为士人出仕的理想追求。
6. 故庐:指诗人故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幽居》描绘了诗人隐居山野、远离世俗纷扰的生活情境。诗中“莫问门无长者车,只图深巷乐樵渔”一句表现出诗人的豁达态度,他不求名利,只愿在幽静的小巷里度过宁静的生活。接下来的诗句如“一园黄落食无限,万壑碧蓑衣有余”则展示了诗人丰富的自然生活资源。
此外,诗中的“鴈足北来归讯杳,马蹄南去故人疎”表达了诗人与外界的隔绝以及内心的孤独。然而,诗人并未因此感到沮丧,相反,他在结尾两句“东风看整朝天旆,多少功名在故庐”中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他认为,尽管自己远离尘世,但只要保持信念和勇气,便能在未来取得一定的成就。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手法展现了诗人隐逸生活的美好及内心坚定的信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幽居》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华岳之手。此诗创作于公元1142年前后,正值宋金和战交替之际。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华岳的个人际遇颇为坎坷。他出生于士绅世家,曾参与科举考试,却未获功名。尽管如此,华岳仍然保持着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出其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对腐败官僚的愤怒。
在这段时间里,南宋朝廷在奸臣秦桧的操纵下,偏安江南一隅,苟且偷生。金兵屡次南侵,给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然而,南宋统治者却不敢抗击侵略者,反而屈膝求和,使民族尊严受到极大损害。在这样的背景下,华岳写下了这首《幽居》,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