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诗六首 和归田园
皇天亦爱我,生我匡庐山。
勉承父母志,功名期少年。
既无取日手,远去穷虞渊。
又无谋生才,广有负郭田。
富贵两不谐,胡为乎世间。
眷言旉原居,宛在瀑布前。
野旷易得月,谷虚常带烟。
行歌紫芝曲,醉上香炉巅。
念此百年身,有此足以闲。
若乃不决去,使彼山凄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苍天似乎也怜爱我,把我生在美丽的匡庐山间。
应实现父母的期望,以年少时光追求功名利禄。
然而空有一双摘星之手,却远离了太阳;没有过人的谋生之才,却拥有广袤的农田。
富贵两者难以两全,为何要在人世间苦苦挣扎?
回望那曾经的故居,仿佛就在瀑布之前。
辽阔的原野容易见到明月,山谷空旷常常萦绕着烟岚。
信步高歌紫芝之歌,醉眼登上香炉峰之巅。
想想这有限的生命,有这些就足以享受清闲。
倘若始终无法决定离去,让匡庐的山山水水黯然失色。
去完善
释义
1. 皇天:指上天。
2. 匡庐:即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
3. 勉承:努力承担。
4. 取日:这里是指建功立业。
5. 虞渊:传说中日落之处。
6. 负郭田:靠近城郭的田地。
7. 菽原居:即田园生活。
8. 宛在:好像就在眼前。
9. 野旷:田野广阔。
10. 谷虚:山谷空旷。
11. 紫芝曲:用紫芝比喻高洁的品质,曲意为隐逸之志。
12. 香炉巅:庐山香炉峰。
13. 不决去:指不离开田园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王阮决心放弃功名追求,回归自然田园生活的坚定与毅然。诗歌起句直抒胸臆,赞颂了上天对他的厚爱与眷顾,使他出生在风景秀丽的匡庐山上。诗人指出自己无法达到功名成就,远离那些名利场上的尔虞我诈,感叹自己对功名并无所长,却又拥有广袤的田产。诗人认为富贵的世俗追求与自己性情不相投,思量之后选择了山野乡村、瀑布溪流的美景之中度过一生。诗人陶醉于田野的开阔、山谷的烟岚,领略了紫芝曲的雅韵,醉倒在香炉之巅。诗人感叹生命短暂,有这样美丽的自然田园就足够他闲适度日。如果选择不去顺应这种生活,那就会让匡庐山的美景失去生气。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王阮的《和陶诗六首 和归田园》是南宋时期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歌以陶渊明《归园田居》为蓝本,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在南宋时期,政治局势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诗人王阮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对自己的人生际遇感到不满。他曾在朝廷任职,但官场腐败、尔虞我诈的现实让他深感厌倦。于是,他决定辞官回乡,过上田园生活。
在这首诗中,王阮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景象:“群峰互隐现,众水相萦纡。幽花照朝露,孤云逗晴舒。”他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心灵的慰藉。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他在现实中难以摆脱忧虑和烦恼:“既叹违已愿,又悲空自愚。”这种矛盾的心情反映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