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香林访赵德麟
舣舟星渚得幽寻,问讯先生隠翠岑。
欲礼光明依浄社,便随气类老香林。
貂金且换陶潜醉,囊锦聊追白傅吟。
坡客飘零有公在,与谁挥泪说知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停靠小舟漫游江渚获得静谧寻访之地,询问老师的住处隐于翠绿的山丘。
想要以尊敬的心靠近光明之所在,随即跟随志同道合的朋友安享晚年。用昂贵的黄金换来陶渊明的沉醉生活,用丰厚的财富实现白居易诗人的美梦。
即使那些漂浮不定的朋友们,只要有你存在,还有谁能痛哭着诉说关于知音的故事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庐山香林:即指庐山的香林寺。
2. 赵德麟:人名,具体生平事迹未详。
3. 舣舟:停船靠岸。
4. 星渚:水边;滨水的地方。
5. 幽寻:探寻隐秘的事物或地方。
6. 问讯:询问情况。
7. 先生:尊称男士。
8. 隠翠岑:隐于青山翠绿之处。
9. 光明:佛教语,表示智慧。
10. 凈社:清净的修行之地。
11. 气类:志趣相投的人。
12. 老:长久。
13. 貂金:指珍贵的财物。
14. 陶潜醉:借指诗酒之乐。
15. 囊锦:携带财富。
16. 聊:暂且。
17. 追随:跟从。
18. 白傅:白居易。
19. 坡客:指苏轼。
20. 飘零:流离失所。
21. 公:您。
22. 知音:能理解自己的人。
去完善
赏析
《庐山香林访赵德麟》这首古诗描绘了诗人在庐山香林寻访赵德麟的过程。通过对山中环境的描述,诗人表达了与赵德麟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志趣。同时,也流露出一种知音难觅的感慨。
“舣舟星渚得幽寻,问讯先生隠翠岑”两句,诗人以停泊船只于星渚开始一段寻访之旅,沿着曲折的山径来到赵德麟隐居的地方。此处的环境宁静而幽雅,给人以超脱世俗之感。
“欲礼光明依浄社,便随气类老香林”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赵德麟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与他有着相似的志趣和信仰。这里的“光明”和“净社”都是佛教用语,代表着清净、光明的世界,象征着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貂金且换陶潜醉,囊锦聊追白傅吟”两句,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与赵德麟之间的深厚友谊。他们如同古代的陶渊明和白居易一样,相互欣赏,共度美好时光。这里“貂金”指的是古代官员的服饰,“囊锦”指的是装满锦绣的书囊,都象征着才华横溢。
最后两句“坡客飘零有公在,与谁挥泪说知音”,则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和赵德麟命运的感慨。苏东坡曾在此地游览,如今已不复存在,而赵德麟也已离世,他们这一代人已经逐渐被遗忘。诗人不禁悲从中来,感叹世间知音难觅,能理解他们的人已经越来越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庐山香林访赵德麟是南宋诗人吴可于公元1155年左右创作的一首诗。
在1155年左右这个时间点,正值南宋初年,金兵入侵中原,使得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士人阶层普遍渴望收复失地、实现国家的统一,但现实却令人失望。吴可在这一时期度过了人生的大部分时光,他对于国家的时局忧虑,对于友人的关爱之情,都体现在这首诗中。
同时,庐山位于长江与鄱阳湖之间,拥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向来是隐逸之士向往的圣地。吴可在诗中以“庐山”为背景,表达了对自己心境的审视和反省,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在这首《庐山香林访赵德麟》中,吴可将国家命运的忧虑、人生的感慨以及深厚友谊融为一体,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及深邃的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