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拍满路花
连枝蟠古木,瑞阴映晴空。
桃江江上景,古今同。
忙中取静,心地尽从容。
扫尽荆榛蔽,结屋诛茅,道人一段家风。
任乌飞兔走匆匆。
世事亦何穷。
官闲民不扰,更年丰。
箪瓢云水,时与话西东。
真乐谁能识,兀坐忘言,浩然天地之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翠竹缠绕着古老的树木,吉祥的影子在晴朗的天空下闪耀。桃花江上的景色,从古至今都是一样的美丽。忙碌中寻找宁静,心灵都会变得从容。除掉阻挡视线的荆棘杂草,建造房屋,道家的生活风格就这样体现出来。任凭时间飞快流逝,世事变换无穷。官员清闲人民安宁,年年都有好收成。以清静的心态,时常与他们谈论东西方的事物。真正的快乐又有多少人能够理解呢?独自坐着,忘却言语,让心灵充满浩渺天地的美好。
去完善
释义
1. 连枝蟠古木:"连枝"是指树木相互连接的枝条。"蟠"是弯曲、盘绕的意思。这里形容古木枝条互相连接、弯曲,形象展示了树木的古老和繁茂。
2. 瑞阴映晴空:"瑞阴"是指吉祥的树荫。这句话描述了阳光透过吉祥的树荫投射在晴朗的天空中。
3. 桃江江上景:"桃江"是中国湖南省的一条河流,这里用桃江来代表江南水乡的美景。
4. 扫尽荆榛蔽:"荆榛"是杂草丛生的意思,"蔽"是遮盖、掩映。这一句是描写清理掉遮挡视线的杂草,展现出一个开阔的景象。
5. 结屋诛茅:"诛茅"是指除去茅草,这里是说建造房屋的过程。
6. 道人一段家风:"道人"在这里指追求道家思想的人,"家风"是指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
7. 任乌飞兔走匆匆:这句表达时间流逝的速度,"乌飞兔走"是个成语,意为光阴迅速流逝。
8. 世事亦何穷:这句感叹世事变幻无穷。
9. 官闲民不扰:"官闲"是指官员公务清闲,"民不扰"是指百姓生活安定。
10. 箪瓢云水:"箪瓢"是用竹编成的盛饭器具,"云水"比喻四处流浪的生活。这句表示过着简朴的流浪生活。
11. 真乐谁能识:这句赞美真正的快乐难以被世人理解。
12. 兀坐忘言:"兀坐"是指独自静坐,"忘言"是指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这句表现的是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心境。
13. 浩然天地之中:这句描绘出作者在浩渺宇宙中所处的境地,表达了他与天地同在的境界。
去完善
赏析
《促拍满路花》是一首描绘悠闲生活、表现隐逸思想的词作。这首词分为上阕和下阕。在上阕中,作者首先以“连枝蟠古木,瑞阴映晴空”两句描绘了桃花江的景色,通过写景表达了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与和谐。接下来,他描绘了自己在这宁静环境中生活的场景,“忙中取静,心地尽从容”,表达了内心宁静的心情。而后又以“扫尽荆榛蔽,结屋诛茅,道人一段家风”三句刻画了自己的隐居生活,体现出了与世无争、清净自然的道家精神。
在下阕中,作者感叹时间流逝,用“任乌飞兔走匆匆。世事亦何穷”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达观态度。紧接着,他以“官闲民不扰,更年丰”描绘了自己所处的政治环境,赞美了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之后,他以“箪瓢云水,时与话西东。真乐谁能识”三句进一步描述了自己与友人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这种乐趣是无法被他人理解的。最后,他用“兀坐忘言,浩然天地之中”两句话收束全词,传达了沉浸在自然中的喜悦以及对宇宙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促拍满路花》是宋代诗人赵师侠的一首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北宋末年,大约在公元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之间。这个时期正是北宋王朝由盛转衰的时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民间疾苦严重。
在赵师侠生活的年代,他经历了北宋政权的衰落和社会的动荡不安。作为一位文人,他对国家和人民有着深厚的情感。他的诗歌创作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在这首《促拍满路花》中,他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美景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出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此外,这个时期的中国文学界也在发生着重要的变革。随着都市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扩大,词这种文学形式逐渐兴起并广泛流传。赵师侠作为一位著名的词人,他的作品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誉为“南宋词坛的代表人物”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