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花
长年心事只悠悠,衰鬓难禁岁月流。
红蓼垂垂烟雨里,不应摇落始知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长时间以来内心充满了忧虑,白发苍苍难以抵挡岁月的流逝。在烟雨中的红蓼花低垂着,它应该在知道秋天来临之前就开始凋谢。
去完善
释义
1. 蓼花:一种水草,可以指代水草之花,也可以象征情感的象征。
2. 悠悠:形容时间漫长而无尽的愁绪。
3. 衰鬓:指头发变白,年龄变大。
4. 难禁:难以忍受或控制。
5. 红蓼:此处特指蓼花,也有红色的蓼花的含义。
6. 垂垂:低垂、下垂的样子。
7. 烟雨:指烟雾与细雨交织的景象。
8. 不应:不应该,表示否定。
9. 摇落:凋谢、飘落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蓼花》是宋代诗人朱松的一首描绘秋天景象的诗歌。全诗以蓼花的形象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长年心事只悠悠”,表达了诗人对漫长岁月的感慨。这里的“心事”并非指具体的忧虑和烦恼,而是指人生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喜怒哀乐。诗人用“悠悠”来形容这些心情,传达出时光荏苒、世事无常的感慨。
第二句“衰鬓难禁岁月流”,则进一步强调了对时间的无奈。诗人以“衰鬓”自喻,表达了年老的哀伤。然而,尽管已经年老体衰,却无法阻止岁月的流逝,这是诗人对生命有限的深深叹息。
接下来的两句“红蓼垂垂烟雨里,不应摇落始知秋”,是诗人通过对蓼花的描绘,抒发自己的感慨。红蓼在烟雨中摇曳生姿,即使到了秋天也不应凋落。这里,诗人通过赞美蓼花的顽强生命力,传达了人生的坚定信念,即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都应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信念的追求。
整首诗以蓼花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时光的感慨。通过对蓼花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使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蓼花》是南宋诗人朱松的一首咏物诗,创作于公元1185年。这一年,朱松被任命为四川提举茶马司,但因病未能上任,只好寓居临安(今杭州)。
朱松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内忧外患交织的时代。北方金国不断南侵,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在这个背景下,朱松作为一个士人,对国家的命运和百姓的苦难深感忧虑。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创作,传达出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蓼花》这首诗,以蓼花为象征,表达了朱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蓼花在秋天盛开,花期短暂,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美好时光的流逝。诗人通过描绘蓼花的美丽和脆弱,传达了世事如梦、人生短暂的感叹。同时,诗人也借蓼花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希望人们能够珍惜当下,奋发向前。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