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小诗八首 其八
避世山中祇树亭,绿阴遶舍忽青青。
抛书自笑爬沙手,要挽天河洗甲兵。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躲藏在深山中的祗树亭,四周环绕着绿树突然变得郁郁葱葱。
丢弃书本自我嘲讽双手像爬沙虫一样拙劣,想要用天河之水清洗那些沾染战乱的兵器。
去完善
释义
1. "避世":指远离世俗纷扰。
2. "山中祇树亭":地点名称,山中的一座亭子。
3. "绿阴遶舍":绿色的树荫环绕着房屋。
4. "爬沙手":原指在沙滩上行走的手,这里比喻平庸之人。
5. "要挽天河洗甲兵":希望能引天河之水洗净战乱的硝烟。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隐居生活与忧国情怀的诗词。首先,“避世山中祇树亭”描述了诗人选择在山中隐居,追求恬静的生活。接下来,“绿阴遶舍忽青青”形象地描绘了周围环境的美丽和宁静。诗人从眼前的美好情景出发,联想到国家的战乱纷扰,表现出了忧虑的心情。这种忧虑体现在“抛书自笑爬沙手”一句中,意为放下书本反思自己无力改变现实的无奈。然而,尽管面对困境,诗人仍心存壮志,希望能唤起人民的抗战精神,如“要挽天河洗甲兵”所表达的那样,期待扫除战争,恢复和平。全诗通过描写诗人隐居生活和忧国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个人力量渺小而坚定信念的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杂小诗八首 其八》是南宋诗人朱松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中期,即公元12世纪。在这个时期,南宋王朝偏安一隅,北方领土丧失殆尽,朝廷内部斗争激烈,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朱松作为一位有抱负的文人,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他的人生际遇充满了坎坷,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但由于不满权贵的腐败和无能,辞官回乡。在归隐田园的日子里,他寄情于山水,抒发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朱松的这一首《杂小诗八首 其八》,正是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人生的感悟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诗歌以“啼鸟”、“落花”等意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对现实的无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