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僧房(一作题慈恩寺振上人院)

标题包含
题僧房(一作题慈恩寺振上人院)
披衣闻客至,关锁此时开。鸣磬夕阳尽,卷帘秋色来。 名香连竹径,清梵出花台。身在心无住,他方到几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韩翃(?-788年),字君平,南阳人。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 韩翃年轻时以文才著称,与李端、卢纶等文人交游甚密,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他历任左拾遗、监察御史、礼部员外郎等职。在朝为官期间,韩翃直言敢谏...查看更多
shaoning79
去完善

译文
穿着衣服听到有客人来了,门锁就打开了。当夕阳西下时,寺庙里的钟声响起;把窗帘卷起,秋天的景色映入眼帘。 在竹林小径上,弥漫着阵阵清香;从花坛中传出悠悠的诵经声。心灵虽未安定,但已身处另一方净土,不知往返多少次了。
shaoning79
去完善
释义
1. 题僧房:指在僧人居住的房间内题诗。 2. 一作:另一版本。题慈恩寺振上人院,是指这首诗另一版本的标题,描述这首诗是写给慈恩寺的振上人的。 3. 披衣:指穿衣。闻客至:听到客人到来的声音。 4. 关锁:这里的锁指的是寺庙的门锁。此时开:打开门。 5. 鸣磬:指敲击磬发出的声音。磬是一种古代的打击乐器。 6. 夕阳尽:指太阳即将落山。 7. 卷帘:放下窗帘。秋色来:秋天的景色进入房间。 8. 名香:著名的香料。连竹径:连接竹林的小路。 9. 清梵:指僧人在寺院中念经的声音。出花台:从花坛传出。 10. 心无住:心不执着于任何事物,即心境豁达。 11. 他方:其他地方。到几回:来了多少次。
shaoning79
去完善
赏析
《题僧房》韩翃 披衣闻客至,关锁此时开。首句写主人迎接访客的热诚,不待对方敲门,便主动披衣起身相迎,开放院门。 鸣磬夕阳尽,卷帘秋色来。句中“鸣磬”、“卷帘”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太阳即将落山,而窗外透进的秋色意味着季节的转换,这两句暗示时光流逝之速。 名香连竹径,清梵出花台。此联描绘环境的宁静和美好,寺庙中的竹径与花香相互映衬,让人倍感清静宁谧。诵经声传出花台,更显肃穆氛围。 身在心无住,他方到几回。最后的诗句表现的是主人公的心态,尽管身处这座宁静的寺庙之中,他的心却仍留连于世间繁华,想着能去别处一探究竟。这一句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
shaoning79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shaoning79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