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八咏·薰风夏更宜
夏更宜,更宜倚栏客。
扇化养之清微,布丰美之涧泽。
空翠幄之桑柘,涨黄云之麰麦。
扫园囿之落红,溢亩浍之疎白。
亘东西之入望,固高下之无择。
响缫车於林野,度牧笛於阡陌。
消永昼於尊罍,散轻暑於絺綌。
嘉宾可以娱,尘襟可以释。
俯槛草芊芊,怀人情脉脉。
黄梅熟兮大霔,洪涛涨兮古渡。
前渚长兮长已没,浮梁断兮断无路。
驻征客之行舟,失远村之芳树。
望青林之济溺,虑黄帕之为蠹。
浪汹涌而未息,云冥濛而犹固。
幸学海不为远,忽安流已如故。
赤日照奇峰,绝壑召神龙。
奔雷过车响,急雨跳珠容。
为霖利已溥,泼墨收无踪。
微凉入殿阁,朝爽开心胸。
高明可居君莫厌,变化莫测吟可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夏日更宜人,更适合倚栏欣赏。
扇子带来清凉,犹如溪流般滋润万物。
绿意盎然的桑树,金黄的麦子在田野中生长。
扫除园林的落花,庄稼在田间茂盛。
放眼望去,无论高低远近,美景一览无遗。
田野间传来缫车的声音,牧笛在阡陌间悠扬回荡。
用美酒来消磨漫长的白天,用细葛来驱散轻微的暑热。
好友欢聚,心旷神怡。
窗下的草地生机勃勃,饱含深情。
黄梅时节大雨滂沱,洪涛涌起,古渡口一片狼藉。
前面的河岸已经被淹没,桥梁断裂,无路可走。
旅途中的行人被困,远方的村庄也失去了美丽的风景。
望着青山间的洪流,担心书帕会被蛀虫侵蚀。
波浪汹涌不息,天空阴暗依旧。
幸运的是学校距离不太远,洪水很快消退,一切恢复正常。
阳光照耀着山峰,幽深的山谷召唤着神龙。
雷声滚滚如车马疾驰,急雨跳跃如珍珠散落。
甘霖普降滋润大地,泼墨挥洒却无处追寻。
一丝凉爽涌入宫殿楼阁,清晨的阳光令人心胸舒畅。
高明的境界值得居住,请不要感到厌烦;变化无常的诗歌,可为您抒发情感。
去完善
释义
1. 薰风:熏风指夏天和暖的风。
2. 倚栏客:指的是在夏天倚靠栏杆观赏风景的人。
3. 扇化养之清微:扇子带来的清风使得环境变得清凉舒适。
4. 布丰美之涧泽:原指丰收的庄稼,这里可以理解为广布于河流地带的美景。
5. 空翠幄之桑柘:空翠幄指的是翠绿色的树叶,桑柘则是桑树和柘树的叶子。
6. 涨黄云之麰麦:黄云是指黄色的小麦,这句诗描述了麦田的景色。
7. 扫园囿之落红:落红指的是落花,这句话描绘的是春天过后夏天的景象。
8. 溢亩浍之疎白:疏白是稀疏的白花,这里指的是田野里的荞麦。
9. 亘东西之入望:亘指的是横穿,这句话意味着从东方到西方都能看到这幅美景。
10. 响缫车於林野:缫车是一种手摇丝车,这里用来形容乡村的宁静生活。
11. 度牧笛於阡陌:牧笛指的是牧童吹的笛子,阡陌是田间小路,这里是说牧童在小路上吹着笛子。
12. 消永昼於尊罍:尊罍是古代酒器,这里表示用酒来消磨漫长的夏日时光。
13. 散轻暑於絺綌:絺绤是一种细麻布,这里表示用穿着凉爽的衣物来抵御夏日的炎热。
14. 黄梅熟兮大霔:黄梅熟指的是黄梅季节,大霔则指的是暴雨。
15. 洪涛涨兮古渡:洪涛指的是大的波浪,古渡则是古老的渡口。
16. 前渚长兮长已没:前渚指的是前面的水边,这句诗表示前面的水边已经淹没了。
17. 浮梁断兮断无路:浮梁指的是木桥,这句诗表示木桥已经被洪水冲断了。
18. 赤日照奇峰:赤日指的是烈日,奇峰指的是奇特的山峰。
19. 绝壑召神龙:绝壑指的是极深的山谷,神龙指的是传说中的神龙。
20. 奔雷过车响:奔雷指的是快速的雷电,车响则指的是车子的声音。
去完善
赏析
《续八咏·薰风夏更宜》这首诗词以丰富的意象和富有变化的笔墨描绘了夏季的景象。首先,诗人描绘了夏季的风、阳光、山林、田园等自然景物,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随后,诗人笔锋一转,描述了突发的暴雨和山洪,展现了大自然的变幻莫测。最后,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续八咏·薰风夏更宜》是唐代诗人唐仲友创作的一首描绘夏日风光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代,具体时间无法考证。在这个时期,唐朝的国力达到了顶峰,文化、艺术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唐仲友作为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其作品自然深受时代氛围的影响。
唐仲友在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夏季自然风光的美丽与宁静。这首诗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作为一个文人墨客,唐仲友的人生际遇并非一帆风顺。在那个时期,文人雅士往往要历经科举考试的艰辛,才能跻身仕途,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因此,在这首诗的背后,或许也隐藏了唐仲友在追求理想道路上的挫折与艰辛。
总的来说,《续八咏·薰风夏更宜》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一个繁荣昌盛、文化底蕴深厚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唐仲友通过对夏季风光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他在人生道路上所经历的曲折与艰辛。
去完善